| 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濟寧:加快建設北方內河航運中心,今年港口吞吐量將突破1億噸-快遞搜
8月21日,記者從濟寧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發布會上獲悉,作為「運河之都」的濟寧,正憑藉深厚底蘊與突出地位,在建設北方內河航運中心的道路上加速邁進,今年全市港口吞吐量將突破1億噸、貨櫃吞吐量達到45萬標箱以上。 濟寧自古因運河而興,京杭大運河貫穿南北,全域主航道達210公裡,船舶運力711萬載重噸,兩項數據均居沿線14個通航城市首位。全市內河通航總裡程621公裡,佔全省內河通航總裡程的三分之二,濟寧港是山東省最大的內河港口。 近年來,濟寧堅定扛起「走在前、勇爭先」的使命擔當,積極搶抓國家戰略疊加機遇,充分發揮京杭大運河黃金水道的獨特優勢,全力聚焦強港航、暢物流、興產業。今年1 - 7月份,港口貨物吞吐量完成6533.7萬噸,貨櫃吞吐量完成25.5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11.2%和22%,穩居全省內河港口首位。物流貿易覆蓋全國20個省份、150多個城市。 建設北方內河航運中心,是省委、省政府賦予濟寧的重大使命。濟寧全市上下錨定這一目標,全力推進「五大工程」,即高等級航道暢通、臨港產業突破、物流貿易躍升、綠色智能轉型、運河文化傳承創新工程;建設「三個億噸級港口群」,打造「七大百億臨港園區」,致力於將濟寧建設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商貿物流中心、公鐵水空銜接的多式聯運中心、港產城融合發展的產業集聚中心、具備全要素資源配置能力的航運服務中心、綠色智能化的船舶製造中心這「五個中心」,持續擦亮「孔孟之鄉、運河之都」的品牌。 在推進過程中,濟寧聚焦內河航運戰略部署,構建了強有力的工作機制。高規格成立市港航物流貿易與港產城融合發展指揮部,明確「北方內河航運中心、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全國港產融合示範城市」的目標定位,建立「市級統籌、市縣共建、部門協調」的推進機制,統籌推進各項重點任務。市委、市政府印發《關於加快推動北方內河航運中心建設的實施意見》,為航運中心建設提供行動指南和方向路徑。 聚焦現代航運體系建設,濟寧加快推進高標準規劃編制。全面落實《山東省港口與航道布局規劃(2025 - 2035)》,牢牢把握京杭大運河濟寧港「核心港」的定位,高點對標南京、武漢、重慶「三大內河航運中心」,編制《濟寧北方內河航運中心建設五年規劃(2026 - 2030年)》。同時,加快《濟寧港總體規劃(2035年)》修編,優化「一港八區23個作業區」的總體布局。研究制定推進內河航運發展的系列支持政策,引導內河航運綠色化、集約化、規模化發展。 為聚焦樞紐能級跨越發展,濟寧持續築牢航運中心硬支撐。大力實施主航道擴容、支流航道升級、短支航道加密工程,提速推進湖西航道(上級湖段)、微山三線船閘等在建項目,超前謀劃京杭大運河梁濟運河段擴建工程及長溝、鄧樓複線船閘等前期項目,計劃到「十五五」末高等級航道突破500公裡。全力衝刺梁山、主城、微山三大億噸級港口群建設目標,高標準規劃建設8個現代化多式聯運樞紐。「一企一策」強力推進港口「散改集」,提供高效「門到門」服務,推動港口從「裝卸港」向「物流港」和「貿易港」轉變。 在臨港經濟培育壯大方面,濟寧編制臨港產業發展規劃,聚力培育壯大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等「九大核心產業」,差異化建設「七大百億級特色臨港園區」及配套功能區,形成錯位發展、優勢互補的產業格局,打造千億級臨港產業集群。依託融匯數易平臺,拓展大宗商品貿易,創新供應鏈金融服務,吸引高端物流要素集聚,建設全國性數位化大宗商品交易樞紐。 濟寧加快航道數位化和「濟港通」智能化升級,打造梁山港、龍拱港等自動化碼頭標杆,推動京杭運河信息化與長江水系互聯互通。提升內河新能源船舶製造水平,開展交通運輸部智能航運試點和電動船舶船員配員優化試點、船舶箱式電源港口吊裝試點等工作。先後編制和印發《內河智慧港口建設指南》《內河船舶汙染物電子聯單監管系統建設規範》,填補了山東省內河標準空白。建設國內領先的內河智慧港航環保「雲監測」平臺,建成綠色港口6個、「濟舟港灣」環保驛站14個。濟寧市多式聯運綠色低碳和近零碳港口試點入選全國第一批綠色低碳交通強國建設專項試點。 此外,濟寧聚焦開發協作多元發展,持續塑強運河文化傳承發展新高地。充分發揮運河沿線城市協作推進機製作用,多形式組織港航經濟政策及物貿產業研討會、推介會,提升「運河之都」知名度。創新培育「內河 +」文旅業態,全方位提升大運河南旺樞紐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功能,全面整合運河記憶歷史文化街區、河道總督署考古遺址公園等文化資源,延長拓展濟寧城區至南陽古鎮水上旅遊線路,實現港產、生活、生態均衡發展。 快遞搜免責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其他媒體,快遞搜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访问:3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