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1月至8月期間,巴西鐵礦石出貨量預計將同比增長4%,受到採礦活動強勁的支撐。儘管需求疲軟,但對中國的出貨量有所增加,取代了來自澳大利亞、秘魯和印度的出貨量,」BIMCO航運分析經理菲利佩•古維亞表示。
巴西是全球第二大鐵礦石出口國,佔全球鐵礦石發貨量的23%,澳大利亞以54%的發貨量領先。在全球發貨量中,73%運往中國,另有11%運往其他東亞國家。值得注意的是,89%的全球貨物是通過好望角型船運輸的,其中包括超大型貨櫃船,但巴西貨物的這一比例高達97%。
「巴西鐵礦石出貨量的增加對噸英裡需求產生了積極影響,尤其是好望角型船。巴西貨物的平均航行距離幾乎是澳大利亞貨物的三倍,幾乎是全球平均距離的兩倍,這使得船隻在海上航行的時間更長。這導致2025年1月至8月期間全球鐵礦石噸英裡需求同比增長約1%,儘管貨運量下降了1%,」Gouveia表示。
今年到目前為止,貨運量的損失主要來自澳大利亞、秘魯和印度的貨物。澳大利亞在1月至5月期間因惡劣天氣而中斷了採礦,秘魯在5月和6月經歷了港口處理中斷。由於價格競爭和強勁的國內需求,印度的出貨量明顯下降。與其他出口產品不同,印度的貨物主要是通過超重型貨輪運輸的。
在進口方面,由於1月至7月鋼鐵產量同比下降3%,中國鐵礦石需求有所下降。儘管鋼鐵出口同比增長11%阻止了產量進一步下降,但仍不足以彌補國內需求的疲軟。房地產行業危機依然存在,建築活動持續下滑,因為仍有4.08億平方米的過剩房地產庫存。製造業和基礎設施表現較好,但官方製造業PMI在過去4個月一直低於50。日本和韓國的鋼鐵產量也有所下降。
經合組織表示,展望未來,中國的鋼鐵需求預計將繼續下降,中國的經濟活動預計將放緩。然而,鐵礦石運輸仍可能出現積極的發展,從而減輕這些損失。幾內亞西芒杜(Simandou)礦的投產預計將增加全球供應,並從2025年11月起延長平均航行距離。這可能會給鐵礦石價格帶來壓力,並鼓勵中國增加進口,而不是國內開採的鐵礦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