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全球經濟形勢低迷,地緣政治局勢持續緊張,但漢堡港的貨櫃吞吐量在2025年上半年實現了強勁增長。
該港口從兩個主要的西歐競爭對手手中奪回了市場份額,這主要得益於貨櫃業務的強勁增長。
從2025年1月到6月,海運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3.6%,達到5780萬噸。貨櫃運輸是主要的增長動力,增長9.3%,達到420萬TEU。進口增長11.6%,出口增長6.9%。按噸位計算,貨櫃一般貨物吞吐量增加6.8%至4120萬噸。
漢堡港營銷執行長Axel Mattern評論說,與競爭港口相比,漢堡正在樹立一個積極的榜樣,並重新贏得市場份額。
雖然貨櫃提供了動力,但其他貨物類別略有下降。
常規普通貨物下降3.7%至60萬噸,而散貨下降3.8%至1600萬噸。在散貨中,液體貨物增長10.3%至470萬噸,但可抓取貨物下降6.6%至850萬噸,農產品下降13.9%至290萬噸。
煤炭和礦石需求減弱,加上穀物出口大幅下降(- 80.8%至85.2萬噸),部分被油籽作物進口增加(+ 8.9%至170萬噸)所抵消。
最強勁的貨櫃增長來自遠東地區(增長10.7%,達到180萬標準箱)和波羅的海貿易航線(增長20.8%,達到73.4萬標準箱)。
主要增長市場包括馬來西亞(增長93.2%至16.9萬TEU)、印度(增長41.6%至13.7萬TEU)和中國(增長10.5%至120萬TEU)。
與波羅的海夥伴的貿易也大幅增長,特別是與丹麥(增長36.0%至98000 TEU),芬蘭(增長20.1%至125000 TEU)和波蘭(增長28.8%至182000 TEU)。在主要合作夥伴中,只有美國出現了下降(-19.3%,至27.5萬TEU),反映出持續的貿易政策中斷。
船舶呼叫也適度增加,大型船舶部署的增長尤其強勁。與2024年上半年相比,1萬TEU以上船舶的停靠次數增加了51.6%,達到285次,2.4萬TEU以上船舶的停靠次數增加了29.6%,達到127次。
內地運輸及轉運亦有上升趨勢。內地貨櫃貨運量增長2.2%至260萬TEU,中轉貨運量增長23.8%至160萬TEU。
漢堡港務局營運長Friedrich Stuhrmann強調了最近的基礎設施項目,包括Wedel附近更寬的船舶通道和Waltershofer轉運站的擴建,這些都是確保未來增長的關鍵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