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貨櫃船新造船訂單的持續增長,對該行業的影響可能是持久的。
受今年一系列訂單的推動,貨櫃船訂單量達到了201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目前約有31.7%的貨櫃船在訂單中。
分析師Linerlytica報告稱,上一次船舶訂單超過這一水平是在2004年至2009年期間,當時產能過剩,「最終導致長達10年的供應過剩,用了10年時間才得以清理」。
市場波動加上主要貿易的產能過剩預計將繼續,預計到今年年底將交付約100萬teu的產能。
Linerlytica指出,由於美國的關稅中斷,通常從7月到9月的旺季已經在6月和7月過去,託運人希望避免提前裝貨的進口關稅。
運力管理可能會帶來一些喘息的機會,但由於Gemini航運公司馬士基和赫伯羅特兩家航運公司拒絕削減服務以履行其業績義務,需求下滑和新運力的迅速到來,預計即期運價將繼續下降。
其他未知因素,如美國將在未來幾個月對中國製造的船舶徵收關稅,可能會增加波動,可能會提高美國貨物的運價,但會增加其他貿易的運力,從而壓低這些現貨價格。
這家香港諮詢公司的數據顯示,2026年和2027年的大部分時間裡,船舶交付量將下降,但2028年和29年的船舶交付量將再次上升,目前拆船的情況很少,過去30天有三艘船舶總計1787個標準箱,到本十年末,全球船隊將大幅增長。
與此同時,在今日市場上,Linerlytica報告稱:「美國將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的關稅延長90天至11月10日,這幾乎沒有緩解低迷的跨太平洋運費,SCFI至美國西海岸的運費已降至1759美元/噸,幾家規模較小的跨太平洋航運公司的運費已低於1600美元/噸。」
中國延長進口關稅也阻止了中國貨物從美國轉向歐洲,這可能會影響歐洲貿易的運費,因為隨著旺季明顯結束,中國運往北歐和地中海的現貨運費已跌破3000美元。
各方未能就鐵路運力達成共識,10月份的運力前景也不穩定。
Linerlytica表示:「航空公司已將飛往北歐的現貨運價下調至2500 - 2700美元/次,儘管Gemini合作航空公司的運價低至2100 - 2300美元/次,因為他們仍堅持零空白航行政策,而Ocean Alliance航空公司仍處於運價區間的高端,8月份將有多達25%的北歐航線為空白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