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客流量增加了,航空公司的收益卻沒「增收」。攝影:記者詹松
「一分鐘檢查六七個乘客,真有點手忙腳亂。」武漢天河機場安檢員小高的一句話,傳遞出機場的大好形勢。而與此同時,航空公司卻是「一聲嘆息」。
來自武漢天河機場的數據顯示,其客流已連續3個月突破50萬人次。照此走勢,今年客流總量有望突破600萬人次。機場有關人士透露,1~6月,天河機場客流同比增長28.55%,超過全國機場的同期平均17.5%的增速。而去年該機場的增長幅度僅為9.6%,為全國平均增幅的一半。
坐飛機的人多了,機場的生意好了,航空公司收成卻少了。民航總局公布的數據稱,上半年全國機場盈利15億元,航空公司則虧損25.7億元。
武漢多家航空公司均對虧損的具體金額緘口不言,一大型航空公司營業部經理稱,武漢航空和全國大氣候差不多:熱鬧有餘,盈利不足。
該人士認為,機場的運營成本與航空公司不同。機場成本是固定的,飛機起降次數增多,客流增長,其收入就跟著增長,可謂「悶頭吃肉」。航空公司就沒這麼「幸福」了,高油價和激烈競爭令其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油價在漲機票在降
「今年航油價格三級跳,幾乎比2004年翻了一番。航油成本佔據航空公司的成本,已經由去年的30%升到40%。」海南航空公司一人士介紹。
目前,航油零售價已達到6020元/噸,而2004年為3300元/噸。
屋漏偏逢連夜雨。被高油價搞得焦頭爛額之時,本地航空公司之間的競爭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激烈。
今年上半年,南航在漢飛機激增5架,運力增加了50%。東航波音客機數量也增至12架。5月底,東星航空公司首架飛機進駐天河機場。7月,闊別十年的四川航空公司又重新殺回武漢。目前在天河機場落地的航空公司已達13家,除了鷹聯、奧凱、春秋三家民營航空公司外,國內其他航空公司幾乎都在漢開辦航空業務。
眾航空公司在漢混戰,直接拉動機票價格節節下跌。一航空業內人士介紹,恩施航線曾是黃金線,根本不打折,但南航波音飛機進入後,其「防線」立即失守,甚至出現200元的特價。深圳、廣州航線是航空公司眼中的香餑餑,每天的航班多達10班,票價低至3.5折。以往其他航線只要提前45天訂票,基本都可以買到4折機票。
南航湖北公司營業部書記張玖振稱,上半年,每張機票價格平均比去年便宜了30元左右。以天河機場一年發送600萬人次估算,就是1.8億元。
機票價格還可能再降
「不排除機票價格還會有再降的可能。」昨日,深航武漢辦事處有關負責人表示,「這是大勢所趨,不可迴避時就要坦然面對。」
該人士介紹,北京、上海、廣州等機場飛機排隊起飛,和這些繁華機場相比,武漢航空開發還遠遠不夠。而高密度致使京滬飛出的不少航班機票價格甚至低至2折、3折。未來武漢航空也不排除這種可能。
另一不願透露姓名的航空公司經理也稱,民航近幾年大規模地引進飛機,上半年已引進50架,下半年再引進50架,在運力持續投放情況下,票價很可能再次大幅下降。
一業內人士稱:「競爭達到一定的程度就會優勝劣汰,飛不起的停飛,能堅持的繼續,這是市場規律。」
航空扭虧,寄希望於燃油附加費?
航油連續漲價使得急於想擺脫成本壓力的航空公司恐慌不已,「不遺餘力」地申請提徵燃油附加費,燃油附加費也從原來的不徵變成了800公裡以上每客60元,民航業內傳言,10月份燃油附加費還會再漲。
對此,各家航空公司均閃爍其詞,「還不太清楚,需要確認」,「需要等待最終批覆後才能公布」。不過,其中一航空公司人士還是無奈表示,「油價的上漲速度太快,對航空公司的壓力確實很大。」據透露,現行的航空燃油附加費標準將執行到10月10日,因此新版標準可能在10月出臺。
某航空公司人士坦承,其實航空公司也不願徵收燃油附加費,燃油附加費是一把「雙刃劍」,一旦「破百」無疑會使得部分價格敏感者轉而選擇其他交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