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中國港口驅動「新三樣」萬億外貿市場-快遞搜
廈門港汽笛長鳴,巨輪滿載著嶄新的新能源汽車駛向阿聯杜拜傑拜勒·阿里港;日照港巨輪往來集散,裝載車輛、設備等工程物資駛向馬爾地夫項目錨地;寧波舟山港與上海港的航線,則深深鐫刻進東南亞繁忙的貿易版圖。 2025年上半年,中國主要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89億噸,同比增長4.0%。通過港口連接的全球貿易航線,如一條條堅韌的藍色動脈,為中國外貿注入澎湃動能。 在全球化時代,誰靠近港口,誰就接近國際市場。2025年的中國海岸線,註定將湧動著一股強勁的變革浪潮。 數據上,在全球貿易遭受關稅衝擊的形勢下,中國主要港口均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上半年,寧波舟山港憑藉71375萬噸貨物吞吐量再次穩居全國港口首位,唐山港和上海港分列二、三位,其貨物吞吐量分別達到43357萬噸和42559萬噸。 在貨櫃吞吐量上,排名前十的港口依次是上海港、寧波舟山港、深圳港、青島港、廣州港、天津港、廈門港、蘇州港、北部灣港和日照港。 這表明,在全球經濟面對不確定性、商品貿易受地緣政治影響較大的背景下,港口航運依然是中國商品向全球範圍內流通最具性價比的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在出口商品中,電動載人汽車(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等「新三樣」正以其強勁的增長勢頭和巨大的發展潛力,成為中國外貿結構優化升級的關鍵動力。 上半年,「新三樣」產品出口逆勢增長12.7%,領跑中國外貿出口。早在2023年,「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就突破萬億元大關,達到1.06萬億元,成為中國外貿出口的新名片。 「新三樣」釋放外貿新動能,正是依託於港口網絡體系不斷完善與效率躍升。 如,上半年,青島、天津、泉州、珠海等港口已陸續新增直航拉美、非洲、東南亞等地航線,為「新三樣」產品打通出海快車道。 自古以來,港口一直是沿海城市興衰的關鍵命脈,也是扼守的要衝與安全的屏障。 「十四五」期間,中國港口萬噸級以上泊位增加379個、總量達2971個。沿海港口重要港區鐵路進港率超70%,形成了多個世界級港口群。 2024年,中國港口平均每小時吞吐3.8萬標箱;中國10個樣本港口貨櫃船舶直靠率均值達89%,在錨地平均等待時間縮短至19小時,服務效率較上年提升1%。 隨著中國與東協、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經貿往來愈發密切,一些沿海城市瞅準航運機會,加碼港口建設。 2025年,天津港集團在碼頭提升改造、堆場改擴建、航道擴能、新能源等領域共有21項重點建設項目,總投資規模約195億元。 這樣改擴建的港口還有很多。 據不完全統計,上海港、廣州港、大連港等一批碼頭項目也都在建設中。 當前,5G、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已經在中國港口廣泛應用,大幅提升「新三樣」等複雜貨物周轉效率。 「智慧」加持下的中國港口逐漸成為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核心節點,其輻射力與承載力正經歷質的飛躍。 如,沿海主要港口正與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深化聯動,打造「海陸空鐵」立體化物流體系,為外貿企業提供多樣化、韌性強的供應鏈解決方案。 當「新三樣」的巨輪從廈門、天津、泉州、珠海等港口鳴笛起航,一個由港口驅動的萬億級外貿新生態已蔚然成勢。它託舉的不僅是「新三樣」破浪出海,更是中國在全球產業變革浪潮中錨定未來的戰略支點。 (「三裡河」工作室) 访问:3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