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廣州港設立首個混行模式「港口自動駕駛示範區」-快遞搜
日前,廣州港股份獲市有關單位同意,分階段推進設置廣州港口自動駕駛示範區,加快推動自動駕駛技術在港口廣泛應用。其中,南沙三期成為廣州港首個混行模式的「港口自動駕駛示範區」,標誌著廣州港在水平運輸智能化提升這一關鍵技術研發上提檔加速,為傳統碼頭傳統貨櫃碼頭全局自動化改造升級提供更多示範性的實踐樣本。
作為廣州港貨櫃發展主力港,南沙三期擁有6個15萬噸級貨櫃泊位,碼頭岸線總長超3.8千米,配備460餘臺港口設備,具備全天候接卸全球最大型貨櫃船舶的作業能力。港口自動駕駛示範區(一期)以16#泊位、駁船泊位至H/I堆場區域為核心,涵蓋該區域設施設備及作業場景。
在自動化設備配置方面,南沙三期部署了12臺半自動岸邊貨櫃起重機、10臺自動化輪胎式貨櫃門式起重機、54臺自動化軌道式貨櫃門式起重機以及4臺自動駕駛貨櫃牽引車。核心區域(H/I堆場)已完成網絡基礎建設及相關系統升級和其配套工程建設,基於港口堆場能力與智能化設施設備改造,示範區正全力構建「前沿設備遠控半自動+堆場設備全自動+水平運輸自動駕駛」自動化全流程(水平運輸混行)作業模式。
在系統架構方面,示範區構建了以TOS(碼頭操作管理系統)作為信息中樞、碼頭智能調度系統負責自動化設備實時調度的中樞框架:通過遠控協同平臺連接遠程操作與協同控制自動化設備,並依託車路協同平臺實現水平運輸自動駕駛的智能交互。在此框架下,作業層面整合了10臺自動化輪胎吊和4臺自動駕駛貨櫃牽引車,共同組成堆場自動化作業鏈條。通過標準化系統級接口開發,實現了「TOS—碼頭智能調度系統—遠控協同平臺—單機設備」之間的無縫數據交互,達成「到點即裝、裝完即走」的高效作業銜接,推動示範區正式進入全流程作業鏈聯調階段。
示範區的核心目標在於實現自動駕駛與人工駕駛在作業環境下的高水平安全混行。其根本依託於「強雲強車」協同的架構:
「強車」築基:自動駕駛設備搭載高性能感知與定位設備,實現釐米級高精度定位,並配備275 TOPS算力,具備不同混行環境下的實時自主感知與決策能力。
「強雲」賦能:ATEC匯聚設備信息,通過遠控協同平臺進行毫秒級任務調度與資源分配,並通過車路協同平臺實現「車-車」「車-路」「車-雲」的實時信息交互。
「強雲強車」的深度協同,突破了傳統碼頭「人機混行」的安全與效率瓶頸,為打造安全、高效的混行作業模式提供了關鍵支撐。
示範區的設立,不僅是落實《廣州市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發展條例》工作的重要舉措,更是廣州港響應國家交通強國戰略、發展智慧交通的關鍵行動。通過技術迭代與模式創新,示範區聚焦於自動駕駛與人工駕駛高水平安全混行難題,打造了傳統碼頭智能化改造的實踐樣本,並拓展智能網聯汽車在港口的應用。廣州港正以實際行動,助力廣州市提升國家綜合交通體系效能與韌性,推動現代物流高質量發展,為我國從交通大國邁向交通強國貢獻堅實的港口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