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福建省委 福建省人民政府關於構建從山頂到海洋的保護治理大格局的意見》(簡稱《意見》)正式印發。《意見》明確實施產業綠色低碳提升、生態安全屏障保護、沿江向海美麗樣板、綠色清潔田園建設等八大工程24項主要任務。
《意見》提出,到2027年,全省經濟總量和發展質效在穩步提升的同時,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主要流域國控斷面Ⅰ—Ⅲ類水質比例穩定達100%,閩江幹流水質持續保持全優、全流域建成美麗河湖,生態質量指數保持全國領先。2030年,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生態環境高顏值和經濟發展高素質協同並進,從山頂到海洋的保護治理大格局基本形成,生態強省格局更加優化,美麗福建目標基本實現。
《意見》明確,優化陸海一體開發保護格局,健全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制度,科學布局農業、生態、城鎮和海洋等功能空間;健全海洋資源開發保護制度,堅持儲近用遠,引導海洋產業向深遠海布局,促進海洋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加快山海協作綠色低碳轉型,念好新時代「山海經」,精心培育創新生態,推動綠色生產、發展綠色產業,培育壯大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石油化工、冶金建材、船舶工業等產業轉型升級;深入推進生態和產業協同發展,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林下經濟、海上糧倉、文旅康養等生態效益型經濟,探索創新生態產品價值轉化模式,鼓勵開發低碳旅遊、智慧文旅等產品,推動「茶旅融合」「竹旅融合」「漁旅融合」。
《意見》指出,推進交通運輸減汙降碳協同增效,加快完善鐵路集疏運體系,推動提升閩江幹流航道等級,推進環湄洲灣、環羅源灣、古雷石化園區等重點區域和有關重點企業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全面推進「電動福建」建設,大力推廣新能源車船,提高港口碼頭岸電使用率,持續推進清潔柴油車(機)行動,發展零排放貨運。到2030年,實現靠港船舶常態化使用岸電。
《意見》強調,強化流域河口海灣汙染聯防聯治,堅持以海定陸、協同共治,強化「一灣一策」綜合治理,開展三沙灣、沙埕港、詔安灣等海灣及閩江口、晉江口、洛陽江口、九龍江口等河口汙染物溯源,協同推進入海河流總氮治理;推進提水式海水養殖池塘尾水治理,推動海水養殖綠色轉型。到2027年,國控河流入海斷面總氮濃度進一步下降,努力消除劣四類海水。
《意見》提出,深化區域合作,深化海峽兩岸交流合作,探索建立閩臺兩地海洋環境監測、預警與信息共享機制,協同推進海洋垃圾治理;持續實施閩粵汀江—韓江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推動跨省流域共保聯治和高質量發展。
《意見》還提出,強化市場引導,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強化綠色金融支持,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和社會資本加入,推動實施一批保護治理重大工程;完善碳排放權、排汙權、用水權等市場交易機制,推動資源環境要素暢通流動、高效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