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寧波成立浙江首個海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修復實踐地-快遞搜
從原位修復到替代修復,讓賠償資金「應用盡用」
寧波成立浙江首個海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修復實踐地
覆蓋海岸線108.05公裡
8月15日上午,寧波象山港海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修復實踐地成立,系浙江首個。與此同時,該實踐地首批兩個替代修復項目正式落地,分別為梅山灣鳥類友好型溼地提升改造項目和象山黃避岙鄉養殖尾水治理項目,共涉及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資金140萬元。
「一實踐地兩項目」的亮相,意味著寧波在全省率先瞄準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對無法原位修復的汙染事件,通過政府引導、替代修復,讓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資金「應用盡用」。
從「企業汙染、群眾受害、政府埋單」到「誰損害,誰賠償」,我國推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已十年。按照相關制度規定,賠償資金優先用於原位修復。根據寧波近三年的相關統計數據,仍有兩成資金活躍度低。為了提高賠償資金對生態環境保護的「貢獻率」,今年上半年,國家11個部委單位聯合印發有關意見,提出深化改革創新,鼓勵開展替代修復,因地制宜建設生態環境損害賠償修復基地。
「寧波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和較長的海岸線,更多賠償資金可用於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寧波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說。通過調研走訪,寧波啟動成立象山港海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修復實踐地,包括兩大片區,即梅山灣美麗海灣修復片區和西滬港斑斕海岸修復片區,覆蓋海岸線108.05公裡。
以實踐地為載體,寧波正加快建立項目庫,引導市域範圍內無法在原位修復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靈活採用「補種復綠」「增殖放流」「護林護鳥」及「勞務代償」等方式開展替代修復,真正實現「環境有價,損害擔責」。
在首批落地項目中,15萬元象山黃避岙鄉養殖尾水治理項目資金來自海洋保護動物破壞賠償,主要用於5230畝海淡水養殖塘環境整治;125萬元梅山灣鳥類友好型溼地提升改造項目資金來自港口環境汙染事故賠償。「每年有超過5萬隻候鳥在梅山灣棲息,通過該項目,我們將打造灣區新地標——生態觀鳥走廊。」梅山灣旅遊發展中心負責人說。
「以象山港為試點,寧波創新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資金統籌機制,將『碎片化』修復轉向系統性生態治理,為全國沿海城市加快美麗中國建設提供可借鑑的實踐路徑。」國家城市環境汙染控制技術研究中心總工彭應登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