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周,亞太地區與美國之間的貿易量出現了復甦跡象,而歐洲的數據有所減弱,這可能是美國敲定更多關稅安排後貿易量再平衡的一個跡象。
WorldACD的數據顯示,在截至8月10日的一周(第32周),中美之間的收費重量增長了1%,而在第31周,這一數字持平,在第30周,這一數字增長了5%。
此外,第32周,中國對美國的需求同比增長5%,這是自4月中旬以來首次出現同比增長。
相比之下,以中國、韓國和印度尼西亞為首,亞太地區對歐洲的出口噸位已連續四周下降。
WorldACD表示:「與歐洲和北美相反的行業發展表明,隨著更多關稅的敲定,中國航空貨運出口可能會重新平衡,並與美國重新接觸。」
雖然亞太地區和歐洲之間的貨運量最近幾周呈下降趨勢,但同比增長了7%,其中越南、香港和中國的貨運量分別增長了29%、21%和8%。
在現貨匯率方面,從亞太地區到美國的價格上周上漲了2%,但與一年前相比仍下降了14%。
WorldACD表示:「從中國臺灣到美國的機票價格每周上漲9%,但從韓國到中國臺灣的機票價格每周下降5%,從日本、越南和新加坡到中國臺灣的機票價格每周下降2%。」
從中國到美國的機票價格與去年相比下降了11%,但環比上升了5%。
該數據提供商補充說:「韓國的價格下跌了5%,此前一周下跌了10%,這抵消了之前的同比漲幅。」中國臺灣是該地區唯一一個對美國的同比增長率(9%)更高的市場。泰國房價下跌8%,越南房價下跌29%。」
與此同時,從亞太地區到歐洲的即期匯率「波動較小」,與上周相比穩定,同比下降3%。
「中國大陸(-3%)、香港和新加坡(各-2%)、韓國、中國臺灣和泰國(均-1%)的每周下降被越南(+4%)、日本、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均+3%)的增長所彌補。
以上便是本期快遞搜為您分享的全部內容,若您還有任何國際物流方面的服務需求,請諮詢快遞搜專業的國際物流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