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丹麥航運巨頭Norden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業績報告,並在最新電話會議中分享了對市場的最新觀點。2025年第二季度,Norden實現營業收入7.8億美元,同比下降24.4%;淨利潤達到5200萬美元,同比增長13%。上半年累計營業收入15.8億美元,同比下降18.9%;淨利潤為8450萬美元,同比下降21.8%。今年以來,Norden已出售20艘船舶,其中13艘來自此前公布的購船選擇權。同時,公司還籤訂了18份新的船舶租賃合同,包括10艘多用途船(MPP)。Norden表示,這些舉措是其持續構建投資組合、為未來市場上漲做準備的一部分。Norden執行長Jan Rindbo介紹,公司業務模式由四個核心驅動因素構成:幹散貨和油輪兩大業務板塊,以及重資產板塊(資產管理)和輕資產板塊(運輸服務與貿易)。這種多元化布局,使公司能夠靈活調整各板塊敞口,從而實現長期更優的投資回報。針對當前市場,Rindbo表示:「今年餘下時間,我們對成品油輪市場保持偏多看法,而幹散貨市場維持中性。長期來看,我們更看好幹散貨市場。購船選擇權是一個重要的價值驅動因素:在資產市場走強時,它們可帶來可觀增值;在價格下跌時,選擇權則讓我們無需實際擁有船舶,從而提供了極大的靈活性和市場優化能力。」談及行業長期前景,Rindbo指出:「航運行業基本面穩健:船隊老化,造船廠產能趨於飽和。如果今天下單建造船舶,需要等待三至四年。這為長期業務發展提供了非常有吸引力的機會。結合我們的業務模式,我們有能力持續提供行業領先的資本回報,並長期回饋股東。」在最新業績指引中,Norden將全年淨利潤下限從5000萬美元上調至7000萬美元,全年預期區間為7000萬至1.3億美元,其中已包含7000萬美元已實現的船舶銷售收益。對於俄烏和平協議的可能性,Jan Rindbo認為,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即將達成和平協議的可能性相當低。他指出:「即便達成和平協議,下一個關鍵問題是制裁如何處理,因為制裁對我們的市場影響巨大。短期內解除制裁的可能性不大。如果最終解除制裁,短期來看對市場可能產生負面影響,因為這會立即提升全球船隊效率。但這並非我們的基準預期。」至於紅海航運通道的重新開放,Jan Rindbo評估可能性不大:「目前沒有跡象顯示這種情況會發生。可以說,這裡正逐漸成為一個長期衝突區。然而,世界貿易和航運已經適應了這一新現實。即便未來出現緩慢改善,也可能為其他類型交易重新打開通道。從這個角度看,它現在的重要性可能已不如初期那麼大——當初對市場的衝擊更像是一種恐慌,而市場現在已經找到應對方式。」資料來源:海運圈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