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荷蘭郵政呼籲對在線訂單的配送方式作出戰略調整,敦促荷蘭電子商務行業放棄默認的次日達服務,轉而採用一種更智能、更可持續的「最佳配送日」模式。
荷蘭是全球前20大電商市場之一。2024年,荷蘭消費者在線消費360億歐元,較上年增長5%,但包裹數量的增長速度不及成本的漲幅,物流配套能力也不能滿足包裹配送需求。
荷蘭郵政2024年息稅前利潤大幅下降,至5300萬歐元,低於2023年的9200萬歐元,淨利潤從5600萬歐元降至1800萬歐元。儘管2024年包裹業務量增長了10.5%,但業績仍出現下滑。虧損的原因在於郵件業務量下降了8%,且成本提高。
荷蘭郵政電子商務總監Stephan van den Eijnden表示,次日達已成為整個配送鏈的負擔,難以為繼。「消費者更傾向於選擇真正符合自己日程安排的配送時間,而不是系統默認的最快配送。」他指出,周末訂單量激增,這導致每周二配送網絡不堪重負,而此時正是荷蘭道路和城市擁堵、用戶不在家、員工壓力最大的時候。「最佳送貨日」模式可以緩解行業壓力、減少碳排放,並提高服務的可靠性。這不僅可以確保客戶的滿意度,也有利於整個系統的運力和可持續性,從而使整個供應鏈中的託運人和快遞公司都能節約成本。
荷蘭郵政正在試行諸如「無須加急」結帳選項以及默認不提供次日送達服務等解決方案。Stephan van den Eijnden表示,嘗試這種做法的線上商店發現,當消費者明白上述解決方案更可持續且更可靠的時候,他們對此持開放態度。近半數消費者表示,只要能確保負責任地配送,他們願意多等一會兒。
以上便是本期快遞搜為您分享的全部內容,若您還有任何國際物流方面的服務需求,請諮詢快遞搜專業的國際物流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