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人工智慧+」新政甫落,交通大模型隨即邁出關鍵一步。8月16日,在百餘位成員單位代表的見證下,交通大模型創新與產業聯盟(簡稱聯盟)在北京成立,標誌著綜合交通運輸大模型建設從分散探索邁向協同共建的新階段。據了解,聯盟在交通運輸部指導下組建,由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擔任理事長單位,首批單位共55家,涵蓋行業企業、高校院所、AI頭部企業,覆蓋鐵公水空郵以及綜合交通等領域,貫穿技術研發到場景應用的全產業鏈。7月底,國務院審議通過《關於深入實施「人工智慧+」行動的意見》,大力推進人工智慧規模化商業化應用。交通運輸部相關負責人在聯盟成立大會上表示,交通運輸場景多元、數據豐富、市場廣闊,是「人工智慧+」行動的重點先行領域。聯盟整合行業創新資源,共用算力、共享數據、共訓模型,將成為建設綜合交通運輸大模型的「主力軍」以及推動「人工智慧+交通運輸」的重要力量。據了解,綜合交通運輸大模型基於1套大模型技術底座、打造「N」類垂域大模型、服務「X」個典型應用場景,通過支撐貫通全行業業務應用,引領交通運輸智能化轉型。下一步,聯盟將著力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培育交通大模型產業,強化機制設計、強化成果應用、抓好場景落地,開發一批「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的智能體,並圍繞交通特色場景深化應用、打造標杆示範。成立大會上,來自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同濟大學等聯盟成員單位的專家學者圍繞交通運輸行業高質量數據集建設、智慧交通多智能體、交通大模型落地實踐等前沿技術及應用開展深入交流,為加快建設綜合交通運輸大模型凝聚智慧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