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西藏快遞物流升級帶動群眾致富增收-快遞搜
近年來,西藏郵政快遞業不斷完善寄遞網絡,充分發揮推動流通方式轉型、促進消費升級的現代化先導性產業作用,成為推動雪域高原現代化進程的重要引擎。 近日,「跟著快遞看中國」主題宣傳活動開啟「雪域風華」之旅,記者採訪發現,西藏郵政快遞業在服務自治區經濟發展、打通「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雙向流通渠道、承載群眾美好幸福生活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客貨郵融合,快遞進村全覆蓋 在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工布江達縣客貨郵融合服務站內,邊巴把早上剛到的郵件快件根據目的地進行分揀,放到相應的快遞筐裡。「每天跑兩趟,上午一次,下午一次,一天有五六百件。」邊巴告訴記者,他負責3個鄉鎮(金達鎮、加興鄉、松多鎮)的郵件快件運輸投遞工作,每天從服務站裝車後,把郵件快件送到鄉鎮服務站,再由郵政工作人員投遞進村。 邊巴今年49歲,原來自己跑客車。去年,工布江達縣開始推行客貨郵融合發展模式,他應聘成為客貨郵駕駛員兼快遞員,每月有6000元左右的收入。「現在這個工作收入穩定,不用出遠門也能就業,還能照顧家裡。」邊巴說,「這是個好政策。」 好政策不止於此。據林芝市郵政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國民介紹,為推動郵快合作快遞進村,3年來,林芝市政府共計拿出專項資金2000餘萬元對郵快合作進行補貼。隨後,市縣聯動、政企聯動,郵快合作在林芝市全面鋪開,實現了快遞進村全覆蓋。在此基礎上,林芝市以工布江達縣為試點,進一步拓展深化郵快合作,推動客貨郵融合發展,讓快遞進村從「到得了」變成「到得快」。 「客貨郵融合發展線路,串聯了城鄉,也帶動當地產業更好發展。」李國民表示,工布江達縣積極探索「客貨郵+電商+特色農產品」模式,吸引務工者在家門口就業,目前有8家企業入駐工布江達縣。工布江達縣通過客貨郵專線累計寄遞松茸等各類農特產品8000餘件,帶動群眾增收120餘萬元,實現了產業協同發展與群眾增收致富的雙贏局面。 快遞+電商,助力農特產品出村 「直播間的朋友們,這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墨脫石鍋。我們就在快遞公司直播,零距離發貨……」8月8日,記者走進西藏林芝韻達公司,正趕上電商進行直播。近幾年,隨著快遞基礎設施的健全和快遞服務的發展,越來越多墨脫鄉村裡的石鍋通過快遞從雪域高原走向全國各地。 「林芝韻達專門在營業網點闢出一間房給電商做直播,還有專門的區域存放石鍋,方便第一時間打包、發貨。」這種「快遞+電商+倉儲」的融合發展模式,讓與林芝韻達長期合作的客戶馬佔坤的「石鍋版圖」越做越大。馬佔坤告訴記者,石鍋運輸途中極易出現破損,對包裝要求極高。林芝韻達通過定製化包裝讓他「吃」了定心丸——破損率幾乎為零。 西藏林芝韻達公司負責人程志鴻道出了「核心技術」。原來,前些年寄遞石鍋大都以「木箱+木屑」的方式進行打包,石鍋破損率約為10%~30%。此後,企業聯合商家將石鍋包裝改進為「紙箱+填充木屑」。這兩年又將其升級為「加厚紙箱+防震泡沫」包裝。「我們還協助客戶對鍋體、鍋蓋都進行了開模塑料包裝,並精細到1毫米,幾乎將破損率降為零。」程志鴻說。 隨著快遞服務能力的完善升級,林芝韻達的電商客戶生意也越來越好,進一步激活了地方特色產業增長潛力,同步帶動快件量顯著增長。今年1~7月,林芝韻達石鍋產品寄遞量同比增長30%以上。 拓展業務量,帶動當地群眾就業 8月6日,中通快遞司機商木林駕駛一輛17.5米長的運力牽引車緩緩駛入中通拉薩轉運中心。今年4月,中通快遞開通成都至拉薩幹線運輸班線,每天兩輛滿載快遞的運力牽引車經由317國道,往返於成都與拉薩。這不僅提升了西藏地區居民網購的快遞時效,帶動中通進港件同比增長30%以上,也為商木林們提供了更多就業機會。 「把頭髮紮起來」「馬甲穿好,衣服帽子不能露在外面」……次仁措姆是順豐拉薩中轉場的運作組組長,也是安全督導員。除了員工的安全,從快件入場、卸車、分揀,再到裝車、離場,每一個環節她都會仔細檢查,確保快件在中轉場的安全。 次仁措姆是拉薩本地人,2010年西藏順豐成立,她成了這裡的第一批員工。15年裡,次仁措姆不僅在這裡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還因為認真踏實的工作態度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 15年來,西藏順豐從當初的一個網點幾十號人發展到現在16個網點600餘名員工,從只覆蓋拉薩主城區發展到現在整個西藏地級市全覆蓋,規模日益壯大。「快遞業在西藏的發展不僅讓我們的藏香、蟲草和犛牛肉走向了全國各地,也給我們很多藏族同胞提供了工作的機會。」次仁措姆高興地說。
访问:3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