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受美國關稅影響,7月份全球航空貨運量增長5%-快遞搜
今年7月,全球航空貨運量同比增長5%,因為越來越多的貨主選擇以更快的速度空運貨物,以避開美國的關稅。 這是根據Xeneta最新的市場分析得出的結論,該公司表示,由於華盛頓的關稅談判仍在不斷變化,市場情緒仍然低迷。 對許多貿易夥伴來說,最新的最後期限是8月7日。 Xeneta表示,缺乏明確性繼續給全球貿易流動蒙上陰影,尤其是在航空貨運領域。 據Xeneta首席航空貨運官Niall van de Wouw稱:「正如我們今年早些時候所說,航空貨運正在利用關稅造成的混亂。雖然7月份的增長對許多人來說是一個驚喜,但這種增長並不是貿易增長的結果。這是企業試圖規避更高關稅成本的創造性方式的一個跡象。」 全球航空貨運需求在6月份小幅增長1%之後,7月份出現了顯著回升。這種與季節性模式相反的意外增長,似乎部分是由與關稅相關的提前裝貨、模式轉變和持續的不確定性推動的,促使企業加快發貨。 「我們目前看到的是模式的轉變,這在短期內有助於航空貨運市場。如果你試圖規避關稅,你會想要做得快,而飛機比船快。對很多企業來說,貨物在海運貨櫃裡存放30天感覺是很長的一段時間。」 他補充說,企業正變得越來越有創意,試圖避免或減輕關稅的影響。「這是美國政府和企業之間的『貓捉老鼠』遊戲。」 儘管基本面更為穩固,但7月份全球航空貨運現貨價格連續第三個月下跌,同比下降2%,至每公斤2.55美元。然而,由於供需不平衡的重新顯現,下降的速度已經放緩。 Xeneta表示,儘管中期走勢仍然低迷,但7月份的環比小幅上升2%給航空公司帶來了一絲寬慰。 隨著美國準備在8月底前結束對所有國家的最低限度豁免,進一步的複雜情況即將出現,這一政策轉變可能會重塑小包裹航空貿易。自5月2日起,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包裹已被取消免稅,據估計,這兩個地區加起來佔所有進入美國的最低包裹數量的三分之二。 據報導,這導致6月份中國對美國的低價值和電子商務出口下降了50%。 更廣泛的回滾將主要影響加拿大、英國和墨西哥——這些國家加起來佔受影響總量的三分之一。 受國際條約管轄的美國郵政服務可能受到幹擾,這可能會增加另一層複雜性,因為外國郵政當局仍有可能採取對等措施。 Van de Wouw承認,雖然缺乏關稅細節「給人們帶來了很多麻煩」,但它再次推高了航空貨運量。 他說,「規避是指更快地做出反應,預測其他情況,並準備為空運支付多一點的費用,因為這仍然比為貨物支付高得多的關稅要好。」 他說,持續的關稅不確定性是「未來幾個月可能保護航空貨運需求的少數因素之一,因為幾乎沒有任何與關稅有關的事情最終敲定。」企業看到的是新聞標題和意圖,而不是細節和承諾。」 7月份,跨太平洋走廊的航空運費明顯走弱。由於早先的產能限制有所緩解,東南亞至北美的現貨運價同比下跌16%,至每公斤4.87美元。相比之下,受臺灣需求強勁提振,東北亞至北美的運費相對持平,為每公斤4.81美元。 然而,中國大陸的情況卻截然不同。受最低限額禁令、關稅提高和市場不確定性的影響,對美國的現貨匯率下降了11%,至每公斤4.26美元。 在亞歐航線上,東北亞至歐洲的現貨匯率穩定在每公斤4.16美元。然而,平靜的表面下隱藏著運力的重新洗牌:從太平洋到歐洲的貨運運力顯著轉移,幫助吸收了從中國到歐洲的跨境電子商務量激增近90%。到目前為止,這種再分配一直使利率居高不下。 相比之下,東南亞至歐洲的情況就沒那麼好了,現貨價格同比下跌22%,至每公斤3.02美元。 雖然存在這種不穩定狀態,但航空貨運為託運人提供了更快響應的機會。 Van de Wouw說:「我的最佳評估是,這種混亂促使更多的公司使用航空貨運,而不是願意使用,但航空貨運再次證明了它的價值。」 快遞搜免責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其他媒體,快遞搜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访问:1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