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近期的報導顯示,土耳其政府意外釋放了克羅埃西亞籍船長馬爾科·貝卡瓦茨,此前因在其指揮的散貨船上發現毒品古柯鹼,他被土耳其政府判處30年監禁。
這一出人意料的決定讓船長及其家人難以置信,他們對克羅埃西亞政府在整個事件中給予的支持表示感謝。
這位62歲的船長獲釋距其最初被拘留已近兩年的時間,距其被判刑也已過去十個月。目前,大副阿里·阿爾博卡裡仍在服刑,等待上訴,其刑期同樣被判30年。
2023年10月,一艘懸掛巴拿馬國旗的「腓尼基M」號貨輪從哥倫比亞的巴蘭基亞出發,抵達土耳其的埃雷利港。在一次例行檢查中,當局在貨物中發現了137公斤的毒品古柯鹼。
船長馬爾科·貝卡瓦茨和大副阿里·阿爾博卡裡受僱於該公司。當局稱在該船的貨艙內發現了毒品古柯鹼,隨後逮捕了船長及大副。
貝卡瓦茨船長此前曾對在哥倫比亞期間船上安保措施不足表示擔憂,並要求在啟航前加強安保。值得注意的是,在離港前,哥倫比亞官員曾在船上發現少量古柯鹼——貝卡瓦茨抵達土耳其後通報了這一情況。
儘管如此,由於身為船長,他仍被依據嚴格的販毒法被起訴——同時大副阿爾博卡裡也因船上安保問題被追究責任——但在法庭審理期間,直接將他與毒品聯繫起來的證據仍無法得到證實。
在克羅埃西亞,他的家人向總統佐蘭·米拉諾維奇和其他官員尋求幫助,以應對這一棘手的局面。擁有四十餘年航海經驗的貝卡瓦茨船長堅稱自己對船上發現的毒品一事毫不知情。
這起案件引起了眾多維護海員權益的海事組織的關注,它們強調了在缺乏充分證據的情況下進行刑事定罪的問題——這是當今國際航運實踐中日益凸顯的一個重要問題。
國際運輸工人聯合會(ITF)目前呼籲制定新的指導方針,以防止海員被任意定罪,該工會的這一運動得到了國際勞工組織和國際海事組織的支持。
國際運輸工人聯合會的揚德爾表示:「《準則》承認海員的獨特作用,並且鑑於航運業的全球運營特點,意味著海員會跨越不同的司法管轄區,因此在與公共當局打交道時,他們需要得到特殊保護。」
快遞搜編譯整理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