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界網消息,8月8日,長榮、陽明海運和萬海航運相繼公布2025年7月營收數據,三大班輪公司都實現同比下降,環比上升。具體而言,紅海危機下,這三大班輪在2024年營業利潤率都屬於優等生。今年二季度,受川普2.0關稅的衝擊,長榮、陽明海運和萬海航運三大班輪公司前7個月營收都同比下降。好消息是,7月份三大班輪公司都實現了環比上升,其中長榮海運7月營收回升至新臺幣336億元,陽明海運6月營收回升至新臺幣154億元,萬海航運穩定在新臺幣124億元。與此同時,這三大班輪公司將於下周公布上半年業績。長榮海運前7月營收同比下降7.74%長榮海運2025年7月實現營業收入新臺幣336.05億元(11.47億美元),同比下降38.22%,環比增長11.61%。2025年前7個月,長榮海運累計實現營業收入新臺幣2300.60億元(78.51億美元),同比下降7.74%。根據Alphaliner最新數據,在全球班輪公司運力100強中,長榮海運全球排名第7,運營230艘,其中自有船舶152艘、租入船舶78艘,總艙位達到185.8萬TEU。此外,長榮海運還持有49艘,總計73.9萬TEU新造船訂單。陽明海運前7個月營收同比下降18.21%陽明海運2025年7月實現營業收入新臺幣154.84億元(約5.28億美元),同比減少39.18%,環比增長12.16%。2025年前7個月,陽明海運累計實現營業收入新臺幣996.58億元(約34.01億美元),同比減少18.21%。根據Alphaliner最新數據,在全球班輪公司運力100強中,陽明海運排名第10,運營101艘,其中自有船舶60艘、租入船舶41艘,總艙位達到72.60萬TEU。此外,陽明海運持有18艘,總計23.05萬TEU新造船訂單。萬海航運前7個月營收同比下降1.78%萬海航運2025年7月實現營業收入新臺幣124.16億元(約4.24億美元),同比減少38.26%,環比增長1.72%。2025年前7個月,萬海航運累計實現營業收入新臺幣843.58億元(約28.79億美元),同比下降1.78%。根據Alphaliner最新數據,在全球班輪公司運力100強中,萬海航運排名第11,運營113艘,其中自有船舶112艘、租入船舶1艘,總艙位達到53.75萬TEU。此外,萬海航運還持有33艘,總計36.8萬TEU新造船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