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港口擁堵下,「雙子星」聯盟實現航線準班率提升-快遞搜
去年9月兩家航運巨頭宣布合作時,曾許下重大承諾。馬士基執行長Vincent Clerc表示:"我們相信此次合作將提升服務可靠性標準,讓客戶受益,並為行業樹立全新標杆。"兩家公司還宣稱其目標是"打造靈活互聯的海運網絡,在全面實施後實現90%以上的行業領先準班率"。在這個服務水平波動大且難以保障的行業——船舶準時到港率能達到50%即屬常態,航運公司很少會向貨主承諾大幅提升服務可靠性。 根據向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提交的"雙子星"合作協議文件,其目標包括;(1)實現船舶運營效率與利用率最大化;(2)提供具有高度準班率和環保性能的優質服務;(3)以創造客戶價值與提供選擇空間的方式滿足各方客戶需求。在"雙子星"合作運營滿六個月之際,德路裡認為現已可對其成效進行評估,部分依據來自該公司對承運商表現的獨立分析。 「雙子星」聯盟準班率顯著提升 德路裡數據顯示,合作首月(2月)準班率約為60%,而到6月已穩步提升至接近90%水平。儘管90%的準班率仍意味著10%的船舶延誤超過24小時,但這已遠優於貨櫃航運業的常規準班水平。需要說明的是,該統計數據僅針對幹線航線服務,未包含中轉航線的準班表現。根據6月份關鍵航線數據顯示,在跨太平洋和亞歐航線上,「雙子星」合作船舶的平均準班率至少達到海洋聯盟和Premier聯盟的兩倍(見下頁圖表)。德路裡分析指出,若非歐洲與亞洲港口持續擁堵,三大航運聯盟(含"雙子星")六月在跨太平洋和亞歐航線的準班率本可更高。由此可見,"雙子星"合作成員在港口擁堵的逆境中仍取得了良好開局。 圖1 「雙子星」聯盟自2025年2月啟動以來的準班率發展情況 圖2 2025年6月雙子星聯盟、海洋聯盟和Premier聯盟準班率對比 註:基於馬士基(Gemini)、達飛輪船(Ocean)和海洋網聯(Premier)提供的預計到港時間;僅統計主幹航線船舶;在預計到港時間24小時內抵達的視為準時。 港口擁堵時準班率會下降 通過比較抵達擁堵港口和抵達擁堵程度較低的港口的船舶的準班率,我們發現,高水平的準班率對於轉運港口尤為重要,對於雙子星聯盟使用的轉運港口而言更為重要,因為該聯盟眾所周知地依賴於廣泛的樞紐輻射網絡,而主幹線港口較少。 以安特衛普等中轉港為例,我們的研究發現:嚴重港口擁堵會使準班率下降約20%。值得慶幸的是,"雙子星"聯盟並未將安特衛普作為其中轉樞紐,而是選擇了擁堵程度較低的鹿特丹、不萊梅哈芬和丹吉爾地中海港等中轉港。 圖3 雙子星聯盟前往安特衛普和鹿特丹的船舶準班率比較(2025年6月) 貨櫃航運服務的可靠性取決於兩大要素:船司的船舶調度能力和港口的交通管理與泊位分配效率。就"雙子星"而言,由於馬士基和赫伯羅特自身運營貨櫃碼頭,他們具備雙重優勢——既能掌控船舶運營,又能優化關鍵碼頭的協調配合。然而我們必須指出,當港口陷入嚴重擁堵時,單靠運營優化並不足以維持準班率,延誤仍將不可避免。這引申出一個關鍵問題:若航運公司將高度擁堵的港口作為中轉樞紐,其準班率究竟會下滑至何種程度? 「雙子星」樞紐輻射模式的成本測試 德路裡認為,要判定"雙子星"模式是否成功,赫伯羅特和馬士基必須證明其單箱運營成本保持穩定或僅微幅上升。在高度成本驅動的貨櫃航運業,任何重大創新都需通過這項"成本測試「 今年5月赫伯羅特發布的首季度財報僅包含"雙子星"運作首月數據,尚無法為這一樞紐輻射模式提供決定性成本驗證。該公司將於8月14日公布第二季度財務業績,屆時德路裡將密切關注其新運營模式下的成本競爭力。 访问:1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