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中國航海學會工程船舶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2025年學術交流會在天津召開。中國海航學會工程船舶專業委員會(簡稱「專委會」)的成立,旨在搭建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平臺,推動關鍵技術攻關,促進行業標準制定,培育高素質專業人才,推動工程船舶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為海洋強國、交通強國建設注入新動能。會上,全體委員聽取專委會籌備工作報告,審議並通過了專委會工作辦法,選舉產生第一屆領導機構。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秦斌當選主任委員。中國航海學會常務副理事長李世新強調,工程船舶作為海洋開發的"國之重器",其技術水平直接關乎國家海洋戰略實施成效。當前我國工程船舶行業已從技術跟跑邁向局部領跑,專委會的成立恰逢全球海洋治理格局調整與我國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期,將成為推動我國從"工程船舶大國"向"強國"跨越的重要紐帶。他提出未來專委會在工作上要錨定國家戰略需求,當好創新發展的「領航者」;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當好生態保護的「守護者」;要搭建多元合作紐帶,當好行業協同的「聯結者」。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周光濤表示,將全力支持專委會工作,主動分享在工程船舶運營管理、綠色智能裝備研發等方面的實踐經驗,進一步深化合作交流,並與各位委員攜手,共同推動我國工程船舶研究、設計、建造及應用水平再上新臺階。秦斌表示,將以「建強平臺、凝聚合力、引領發展」為己任,並明確專委會五大工作方向:推動創新協作,整合行業內外的優勢資源,搭建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協作平臺;健全標準規範,聯合相關單位,加快完善工程船舶在設計、建造、運營、維護等各環節的標準體系;搭建交流渠道,打造多層次、多形式的交流平臺;加強人才培養,構建適合工程船舶行業特點的人才培養體系;促進行業協同,積極搭建企業間的合作橋梁,推動工程船舶設計、製造、運營、服務等產業鏈各環節的深度協同,形成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發展格局。據悉,專委會首批吸納40家單位的43名委員,覆蓋行政主管機關、高校、科研院所、行業組織及企業等領域,兼具專業性與代表性。此次專委會成立,標誌著我國工程船舶行業進入資源整合、協同攻堅的新階段。與會代表一致表示,將以專委會為紐帶,加速推動工程船舶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為經略海洋、建設海洋強國貢獻更大力量。同期舉辦的2025年學術交流會,專家學者圍繞江河湖庫清淤裝備迭代、船舶智能預測系統、浮式風機流體力學等前沿課題展開研討,為行業創新提供智力支撐。全媒記者 馬榕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