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4月中旬提出,對中國船隻徵收港口費用的計劃,將於10月14日實施,試圖藉此重振美國造船業並挑戰中國的主導地位。外媒報導稱,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CBP)已被指定為新港口費的執行和收取單位,未能支付費用的船隻,其貨物裝卸或離港許可可能被禁止。
據外媒Lloyd’s List的報導,知情人士透露,CBP的財務辦公室正和美國財政部合作,在美國政府官方支付網站Pay.gov上建立一個新的獨立支付表格。由於可能涉及的金額較大,這些費用將獨立於標準的CBP使用者費及噸位稅以外處理。
根據USTR目前的規劃,對於中國公司擁有或運營的船隻,費用將從10月開始徵收,在美國港口停靠每趟次每淨噸50美元,到2028年將增至140美元。以一艘1萬TEU(標準貨櫃)的貨櫃船為例,通常淨噸位為7萬噸,其費用在3年內將從350萬美元攀升至980萬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若應繳付港口費的船隻未能付款,可能會被禁止進行貨物裝卸作業,或被扣留離港許可,直到確認完成付款為止。
知情人士指出,雖然這些細節仍可能進一步調整,但根據已揭露的資訊顯示,在中美貿易協議談判之際,美國政府正積極推進這項港口費計劃的實施。
產業專家警告,新費用不僅將增加中國船隻的運營成本,還會推高美國的物流費用,進而對貿易造成壓力。同時,這些費用也為涉足美國市場的航運公司帶來合約上的不確定性。
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公會(BIMCO)日前公布新航運條款,要求船東揭露船舶資訊,並預設把USTR費用支付責任歸屬給承租人。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