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是大連市一家軟體公司的市場部負責人,因業務需要,他經常往來於大連和日本各城市之間。而大連市和日本的通航條件讓劉東很滿意:「大連到日本東京、大阪等7個城市都有航班。每天近10個航班的通航量,讓我們坐飛機就如同坐『空中巴士』一樣。」
劉東的滿意得益於大連東北亞門戶樞紐機場建設的快速推進。「國際航線網絡布局是門戶樞紐機場建設的重中之重。從這個層面看,大連東北亞門戶樞紐機場已見雛形。」昨(17)日,大連周水子國際機場集團公司總經理胡志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大連機場已與35個國際城市通航。其中,大連市到日本的通航城市數量僅次於上海,每周航班量68班。通過與俄羅斯航空公司、旅行社的積極合作,大連市已與俄羅斯8個城市通航,通航城市和航線數量均位居全國第一。韓國航線方面,大連市與韓國2個城市通航,隨著中韓航空談判的成功舉行,韓亞、大韓等韓國航空公司8月下旬將正式運營大連至韓國航線,大連與韓國的通航城市和航班量會繼續增加。
中轉功能是衡量門戶樞紐機場的又一重要方面。據介紹,圍繞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大核心機場,大連機場已形成「空中穿梭巴士」,每天飛北京的航班有16班、飛上海浦東的航班12班、飛廣州的航班6班。另外,大連機場還提高對深圳、天津、成都、青島等六大骨幹機場的輻射頻率,每天的航班量均在3班以上,形成了「航班波」。這使大連機場初步具備了國際中轉功能,去年大連機場旅客吞吐量540萬人次,其中中轉旅客28萬人次,中轉比重位居全國各大機場前列。
胡志安告訴記者,大連機場將繼續加大國際航線開發力度,增加日韓俄通航點和航班密度,日本航線由7個通航城市增加至9個,韓國航線由2個通航城市增加至4個,俄羅斯航線由8個通航城市增加至13個,在國內確立大連至日韓俄樞紐機場的地位;在歐美澳航線開發上,以北京、上海和廣州等中心城市為「踏板」,採取代碼共享等方式擴大通航點。此外,還將完善國內幹線網絡,加密至核心骨幹機場的航班量,提升大連機場的中轉功能。
據悉,為適應東北亞門戶樞紐機場的需要,大連機場還將進行擴建,再建5萬平方米航站樓,擴建20萬平方米停機坪,滿足年旅客吞吐量1300萬~1500萬人次的使用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