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中國智慧港口:從「仰望星空」到「領航世界」-快遞搜
「以前我們看國外港口如同『仰望星空』,主要學習新加坡、鹿特丹等港口的經驗;而近10年來,中國智慧港口發展突飛猛進,成為外國同行頻頻來訪、虛心取經的新榜樣。」寧波梅東貨櫃碼頭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彭捷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說。
8月4日,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參加「活力中國調研行」主題採訪時來到浙江寧波舟山港梅山港區。這座智慧港口以「綠色低碳、智能高效」的全新面貌崛起於世界港口之林,更以自主創新的「智慧大腦」系統,引領全球港口向智能化、無人化方向邁進,充分展現出中國式現代化在港口建設領域的生動圖景。
「工作人員手持手柄,坐在辦公室裡就能實現貨櫃的遠程裝卸,像打遊戲一樣。」據介紹,在梅山港區,橋吊司機不用再高懸於49米高空,只需坐在高清顯示屏前進行操作,便能完成遠程裝卸。這一轉變,來自梅山港智能化改造帶來的深刻變革。
如今,梅山港區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自動化作業設備集群,擁有36臺遠控橋吊、116臺遠控龍門吊、102臺智能無人集卡,實現了全流程協同作業。
港口為何能「聰明」起來?核心在於完全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雙芯」作業系統,不僅能實時識別船舶、車輛、貨櫃等多源信息,還能精準分配起重設備、預測作業效率、優化作業路徑,實現從靠泊到裝卸再到調度的全流程數位化管理。「看得見、聽得見、能指揮、可預判」成為智慧港口的「基本配置」。
2024年,該系統累計調度船舶431艘次,完成作業量超95萬標準箱,其智能調度效率已超過人工平均水平。
梅山港區還實現了人工集卡與無人集卡的「同場混跑」。在無任何物理隔離的情況下,無人集卡在自動駕駛試驗區內穩穩穿行,既提高了作業效率,也驗證了中國在「車路協同+北鬥高精定位+5G感知」融合應用方面的技術領先。
梅山港區採用「四個一」創新模式,即一腦統領(「雙芯」調度)、一網覆蓋(物聯網感知網絡)、一鏈作業(遠控吊機+集卡混行)、一區示範(自動駕駛試驗區),系統性打造出傳統碼頭數智化改造的「中國方案」。
梅山港的智慧不僅在於提高效率,還在於綠色發展。港區風光儲一體化項目自2023年全面投運,建設了5颱風力發電機和分布式光伏系統,年發電量超過5600萬度,碳減排達2.2萬噸。2024年綠電消納超1550萬度,佔總用電比例達13.1%。
港區還實現了岸電全覆蓋、裝卸設備電氣化率100%、內集卡電動化率53%,真正形成了從源頭到終端的綠色運輸閉環。綜合能源管理系統通過能效可視化與數位化調度,進一步壓縮碳排放,單位貨櫃碳排放量較2021年下降了24%。
中國智慧港口實現了技術「彎道超車」,更以制度創新與系統集成為支撐,探索出一條可複製、可推廣、可持續的創新模式。在新時代的航道上,中國港口以自主創新為帆,以綠色智慧為舵,全速駛向世界港航發展的深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