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重磅!美國將對中方船舶收取港口費,未繳納將禁止靠港、卸貨、離港!-快遞搜
據行業媒體《勞氏日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導,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被指定為執行和徵收新港口費的代理機構,其將設立新的Pay.gov繳費平臺供船東和運營商完成費用支付。未按規定繳納者,將被禁止靠港、卸貨及獲得港口通關許可。 今年4月,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公布了對中國建造船隻徵收港口費的具體細節。儘管力度較最初提議對中國建造的船隻靠港按次徵收高達數百萬美元有所縮減,但業內人士認為新規對中國船東具有更強的針對性。 根據最終公布的規則,收費政策分為兩類: 港口費將按每淨噸50美元起徵,從2025年10月14日開始實施,並且在未來三年內,每年還要增加每淨噸30美元,直至2028年4月逐步升至140美元 。每艘船舶每年最多徵收五次費用。 ??以一艘淨噸約5.9萬噸的COSCO THAILAND號貨櫃船為例,2025年每次靠港就需繳納295萬美元,每年靠港五次的費用就是1475萬美元,到2028年,每次靠港費用將飆升至826萬美元,每年五次則高達4130萬美元,這無疑是一筆極為沉重的經濟負擔 。
收費相對較低,每淨噸18美元起,或按每個貨櫃120美元起,兩者擇高計算。未來這兩項費用也將分別上調至33美元和250美元 。這種收費方式,使得全球範圍內只要使用中國製造船舶的運營方都受到影響,將眾多使用中國船舶的國際航運企業拖入了困境,也暴露了美國試圖通過行政手段重構全球航運生態的霸權思維。 另外,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設立的Pay.gov繳費平臺將方便自動清算所直接從銀行帳戶扣款,避免現金或其他實物支付。該表格將包含船舶識別、抵達港口、預計抵達日期以及付款人信息和匯款項目等數據欄位 。 對於中國船東和運營商而言,成本的大幅增加是首當其衝的問題。為了維持運營,企業不得不考慮提高運費,這又可能使得其在國際航運市場的價格競爭力下降。並且,一些小型航運企業可能因無法承受突然增加的成本壓力,面臨經營困難甚至倒閉風險。 同時,船公司可能會減少中國籍船舶在美國航線的投入,導致艙位供給出現波動。在航運旺季時,可能會加劇缺櫃問題,影響貨物的正常運輸 。 對於中國的外貿出口商來說,航運成本的上升將直接轉嫁到貨物運輸費用上,增加出口成本。尤其是對於那些利潤微薄、以價格競爭為主的低毛利產品,如紡織品、玩具等行業,成本的增加可能會使其失去價格優勢,訂單量減少,進而影響企業的生存與發展 。 此外,航線的不穩定以及艙位的緊張,可能導致貨物運輸延誤,影響交貨期,引發客戶投訴甚至索賠,損害中國外貿企業的信譽 。 美國的這一政策使得全球航運企業面臨「選邊站」的困境。由於中國在全球造船業佔據重要地位,全球十大航運公司的船隊中大部分船舶都由中國製造 。 使用中國船舶的非中國籍運營方也需繳納港口費,這可能會促使一些企業重新規划船隊構成,尋求非中國製造的船舶,然而全球範圍內短時間內難以找到足夠的替代運力,且非中國籍船舶也可能因需求增加而漲價。 這一政策也可能引發其他國家效仿,設置類似的歧視性港口費,從而擾亂全球航運秩序,破壞二戰後建立的多邊貿易體系 。 全球航運業界對美國的這一政策廣泛而強烈批評。世界航運理事會(WSC)認為,其合法性存疑,並警告稱,這項措施對支撐美國經濟運轉的大型船舶影響尤為嚴重 。 面對美國這一不合理的政策,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此前已表示,美方一意孤行,執意發布相關限制措施,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堅決反對,中方將密切關注美方有關動向,並將堅決採取必要措施維護自身權益 。 此次美國對中方船舶收取港口費事件影響深遠,涉及航運、外貿等多個領域,相關企業需密切關注政策動態,積極採取應對措施,以降低不利影響。後續,我們也期待中國能出臺更多有力的反制措施與應對策略,幫助相關企業度過難關。 访问:4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