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5人「瞬間死亡」!「泰坦」號內爆事故報告發布-快遞搜
美國海岸警衛隊海洋事故調查委員會(MBI)於周二發布了長達300頁的全面調查報告(ROI),詳細說明了「泰坦」號潛水器在2023年6月潛入鐵達尼號殘骸時發生內爆沉沒是「可以避免的」,並指出這是由於海洋之門公司存在多處系統性失誤所致。 泰坦MBI主席傑森·紐鮑爾表示:「這起海上事故以及五條生命的逝去本是可以避免的。為期兩年的調查已查明導致這場悲劇的多種促成因素,為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教訓。對於那些在現有監管框架之外探索新概念的運營商來說,需要更有力的監督以及明確的應對選擇。」 調查確定,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泰坦號碳纖維船體結構完整性喪失,可能的故障點要麼是前穹頂與鈦段之間的粘合接頭,要麼是潛水器前部附近的碳纖維船體。 災難性的內爆發生在2023年6月18日上午10點47分09秒,當時潛水器位於3346.28米深處,五名乘員瞬間喪生,他們當時承受著約每平方英寸4930磅的水壓。 委員會指出,海洋之門公司設計、認證、維護和檢查流程不完善是這場悲劇的主要促成因素。此外,調查還指出海洋之門公司存在惡劣的工作環境、針對新型船舶設計的監管框架不完善以及《海員保護法》下的舉報機制無效是重要的促成因素。 據調查,海洋之門公司(OceanGate)利用監管漏洞和監管混亂,使「泰坦」號(Titan)完全脫離了長期以來保障商業潛水器安全記錄的既定深海操作規程。報告指出:「在此次事故發生的數年裡,海洋之門公司利用恐嚇手段、科研作業的許可以及公司良好的聲譽來逃避監管審查。」 報告補充道:「未能對浮出水面後的數據進行恰當分析——尤其是潛水80次後表明存在分層現象的聲學和應變異常數據——這是由於疏忽造成的嚴重失誤。」 此次調查提供了最後一次下潛的詳細時間線。2023年鐵達尼號探險任務的第五次行動於2023年6月16日開始,當時「極地王子」號支援船從紐芬蘭聖約翰斯出發,船上載有42人。6月18日上午約9點14分,「泰坦」號開始向鐵達尼號沉船地點下潛。 該潛水器最後一次通信是在上午10點47分02秒,當時它報告稱在3341米深處「已投放兩個重物」。六秒後,即上午10點47分08秒,「泰坦」號發出了最後一次自動傳輸信號,記錄了其位置。大約一秒鐘後,該潛水器發生了災難性的內爆。兩秒後,「極地王子」號的通信團隊聽到從海面傳來一聲「巨響」。 在接到求救通知後,一場大規模的國際搜救行動隨即展開,包括11艘船隻和4架飛機,對12145平方海裡的海域進行了搜索。6月22日,在海底發現了「泰坦」號的殘骸,這證實了該潛水器及其上五名人員的災難性損失。 值得注意的是,該報告之所以未建議提起刑事訴訟,僅僅是因為潛艇的操作員斯託克頓·拉什在事故中喪生。不過,委員會明確表示,如果他當時倖存下來,委員會就會建議吊銷他的海員資格證書,並根據《海員過失殺人罪》(18USC§1115)將此案移交司法部。 該報告包含17 條安全建議,旨在加強對潛水器作業的監管。這些建議包括限制將海洋學研究船的標識用於潛水器,將聯邦和國際要求擴大到所有進行科學或商業潛水的潛水器,並要求所有美國潛水器提供海岸警衛隊的文件。 另外的建議包括要求運營商向當地海岸警衛隊官員提交潛水和應急響應計劃,評估海岸警衛隊的水下搜索和救援能力,並與國際海事組織合作,擴大在公海作業的潛水器的國際安全要求。 該調查還發現了幹預措施的缺失機會,指出2018年海洋之門公司的一起舉報投訴未得到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及時調查。報告呼籲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和海岸警衛隊達成新的協議,以明確舉報調查規程並加強跨部門協調。 快遞搜編譯整理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访问:1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