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列滿載電子產品、汽車零部件等貨物的中歐班列,從長春新區國際港務區海關監管作業場所緩緩駛出,將從滿洲裡口岸出境到達目的地。這是首列在長春新區國際港務區通過「鐵路快通」報關模式出境的中歐班列。
「鐵路快通」模式是海關總署為促進中歐班列發展推出的一項便利措施,該模式優化了以往業務流程和監管模式,實現海關、鐵路、運營企業數據互通,三方協作共同監管,進一步壓縮中歐班列申報成本,實現智能化監管、數位化通關、加速度驗放,確保中歐班列在口岸高效通行。
長春新區國際港務區海關監管作業場所位於長春鐵路綜合貨場內,由長春新區與中國鐵路瀋陽局集團公司共同出資建設,總投資約1600萬元,圍網佔地面積4.2萬平方米,主要服務於中歐班列貨物存儲、查驗和通關等功能需求。今年5月29日,長春興隆海關對升級改造後的長春新區國際港務區海關監管作業場所進行現場實地驗收,向運營單位吉林省東方陸港發展有限公司發放海關監管貨物倉儲企業註冊登記證書。
為保障班列高效通關,長春興隆海關主動對接企業需求,指導企業運用「鐵路快通」模式,有效降低企業物流成本。同時,通過前移關企信息互通節點,提前掌握企業物流計劃等信息,提供「一站式」辦事指南、「一對一」申報指導、7×24小時預約通關等服務,實現班列「即到即查」「即驗即放」,實現海關監管與鐵路運輸無縫銜接,大幅提升通關效率。
本次班列的開行,由吉林省物流集團與東方陸港公司、長春興隆海關協同聯動,為後續常態化運營奠定了堅實基礎。下一步,長春新區將不斷圍繞服務我省「一帶一路」向北開放重要窗口和東北亞地區合作中心樞紐建設,全面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通過深化國際合作、強化創新驅動、優化營商環境等務實舉措,加快形成國際競爭新優勢,努力為東北內陸地區高水平開放發展探索新路徑、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