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TTG Asia報導,全球機場正加速擁抱數位化技術,這些新技術不僅改變了旅客動線,更顯著影響了候機消費。Priority Pass覆蓋中國香港、澳大利亞、印度、印尼、新加坡、韓國和泰國等關鍵亞太市場超1.2萬名旅客的最新全球調研顯示,自動化技術正對旅客行為和機場商業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
據預測,全球機場自動化市場規模將從2025年的550.5億美元激增至2033年的851.2億美元,這源於旅客需求升級與數字基建投入的雙重驅動。生物識別、實時更新、自動化的值機與行李處理等技術,正影響著旅客偏好與消費。
在亞太地區,快速安檢(78%)和電子登機牌(77%)成為影響旅客體驗的核心技術,自助行李託運(74%)與先進安檢掃描儀(72%)同樣備受關注。
68%的亞太旅客(Z世代77%、千禧一代73%)因自動化技術增加了機場消費,遠超全球60%的平均水平。近半數(48%)旅客表示自動化為他們的每次旅程節省了10-30分鐘,甚至有21%旅客表示可節省1小時——這些節省的時間通常花在了餐飲(58%)、購物(51%)和貴賓廳(46%)上面。約31%的受訪者稱自動化降低了焦慮感,從而更願意進行自主性消費。
機場貴賓廳與消費模式
亞太旅客對機場貴賓廳的青睞尤為顯著,80%受訪者表示他們至少使用過一次貴賓廳。其中73%的貴賓廳用戶表示自動化增加了他們的機場消費,非貴賓廳用戶的這一比例只有45%。
未來機場貴賓廳的三大升級方向包括:帶有定製化餐食、娛樂和工作場所的技術驅動環境(46%)、基於app的無縫預約系統(42%)及可持續貴賓廳與健康養生區設計(41%)。67%的亞太旅客認為支付卡附贈的貴賓廳權益提升了他們的機場體驗。
人機協同的平衡之道
儘管自動化廣受好評,但關鍵環節的人文服務仍不可替代。69%的亞太旅客認為當前機場的AI與技術應用節奏恰當,但在客服諮詢(66%)、安檢流程(53%)和失物招領(52%)等往往需要安慰和確定性的場景中,人工服務仍至關重要。
展望未來,亞太旅客最期待全球統一安檢標準(45%)、全流程生物識別(44%)和智能行李追蹤(43%)。
隨著機場採用更多新技術,服務提供商和品牌觸達旅客的機會也越來越多。Priority Pass指出,將會員權益與旅客偏好精準匹配,可以提升不斷變化的機場環境中的客戶黏性。
Collinson國際公司CEO克里斯多福·埃文斯(Christopher Evans)指出:自動化技術為旅客釋放了寶貴時間,降低了焦慮感,實時為旅客提供了更好的信息。當體驗得到優化,旅客自然更願意探索消費場景。
Collinson國際公司全球首席商務官兼亞太主管託德·漢考克(Todd Handcock)表示:亞太擁有一些全球最繁忙的國際航空樞紐,為了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多個機場正投入巨資進行擴建和基礎設施現代化。該地區在機場技術應用方面引領潮流,同時也在為效率和旅客體驗設立新的全球標準。我們的研究證實,亞太旅客在擁抱創新之餘,同樣重視情感連接與服務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