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搶運潮推高國際海運港口作業負荷,擁堵風險成行業焦點(貨主貨代請注意)-快遞搜
Flexport稱,歐洲港口擁堵繼續惡化,不萊梅港的勞動力限制「超過了預期」,利益相關者的選擇「非常有限」。 歐洲港口擁堵還在惡化 Flexport德國海運高級經理Jannik Amstutz表示,「港口情況不同,擁堵平均約5到6天。」 他補充稱,「儘管天氣很好,但降雨太少並不能幫助萊茵河水位,使我們能夠充分使用駁船,尤其是來自安特衛普和鹿特丹的駁船。因此,這可能會加劇擁堵。」 與此同時,馬士基表示,不萊梅港經歷了「復活節、聖靈降臨節和耶穌升天假期勞動力的急劇和意外下降」。 馬士基警告稱,「儘管計劃中考慮了季節性變化,但今年下降規模超過了預期。隨著更多假日的臨近,預計將出現進一步的勞動力限制。」 為了緩解這些瓶頸,馬士基已將其應急措施延長至5月底,「屆時碼頭生產率有望恢復正常水平」。 作為應急措施的一部分,馬士基將其AE5航線從不萊梅港調整到掛靠Nordic碼頭。值得關注的是,不萊梅也是「雙子星」(Gemini) 網絡中的一個關鍵樞紐。 馬士基表示,「請放心,我們的團隊將與碼頭運營商保持密切聯繫,並盡一切可能控制局面,減少延誤。」 Flexport德國海運高級經理Jannik Amstutz警告稱,對於歐洲進口商來說,「很難找到其他港口來卸貨」。 他表示,「有些港口的擁堵程度較低,但也有一兩天,所以影響仍然存在。」 他解釋稱,通常情況下,對於「歐洲部分地區」的貨物進口,包括奧地利、瑞士和德國,「地中海港口一直是避免北歐擁堵的工具」。「但那是在船舶通過蘇伊士運河的時候」。 「因此,由於紅海危機,事實上目前這種方案並不存在,因為前往地中海的運輸時間也更長。」 他總結稱,「就目前而言,就運往北歐的海運而言,替代方案非常有限。」 搶運潮下,對美國港口擁堵的擔憂加劇 隨著中美尋求通過對話緩和緊張局勢,按下90天「暫停鍵」,集運市場也迅速從「停航潮」到「搶運潮」,班輪公司也聞風而動,重新調整運力部署。分析師指出,密集的復航和加班船,可能導致美西港口的擁堵,重現疫情時期的災難景象。 JOC的Peter Tirschwell表示,「美西港口對貨物激增反應不佳」,他警告說,託運人應該預料到未來幾個月的擁堵和延誤。 據報導,包括以星(ZIM)、地中海航運(MSC)、Premier Alliance和KMTC在內的班輪公司已經推出了新的跨太平洋航線,或恢復了因川普2.0關稅戰剛剛按下」暫停鍵」的航線,甚至出現了加班船。 根據Alphaliner的說法,超過16.6萬TEU的運力將返回跨太平洋航線。 隨著運力的返回和加班船的加入,赫伯羅特執行長Rolf Habben Jansen質疑某些港口基礎設施是否「足夠成熟」以滿足需求。 他指出,「展望未來三年、四五年,許多市場的港口基礎設施將出現一些局限,這意味著有幾艘船額外可用是件好事,因為如果無法進入港口,平均需要等待1周,那麼你需要1艘額外的船來提供相同類型的服務。」 JOC的Peter Tirschwell也談到了這一點,他認為建造港口比建造船舶需要更長的時間,港口基礎設施遠遠落後於船舶增長,不僅在數量上,而且在規模上,他聲稱船舶「太大太快」,這導致了擁堵,使市場容量不足。 他補充稱,「美西港口對貨物激增反應不佳……自疫情以來,美西港口結構沒有任何變化,這意味著沒有大規模的投資,也沒有更強的信息系統來促進貨物激增時的平穩流動。因此,隨著貨物激增,通過這些港口的貨物運輸很可能會有所放緩。」 以上便是本期快遞搜為您分享的全部內容,若您還有任何國際物流的服務需求,建議您先諮詢快遞搜專業的國際物流顧問獲取定製方案。快遞搜提供了免費的智能實時比價服務,助您節省更多的物流成本。 访问:16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