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我國連續15年穩坐全球製造業「頭把交椅」-快遞搜
再有不到180天,「十四五」將收官。鄭柵潔稱,回過頭來看,5年前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十四五』規劃綱要」)各項主要指標中,經濟增長、全員勞動生產率、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等指標進展符合預期;常住人口城鎮化率,人均預期壽命,糧食、能源綜合生產能力等8項指標進展超過預期;「十四五」規劃綱要確定的戰略任務全面落地,部署的102項重大工程順利推進。總的來看,這五年取得了新的開創性的進展、突破性的變革、歷史性的成就,中國已成為世界發展最穩定、最可靠、最積極的力量。 「中國擁有超大規模且極具增長潛力的國內市場,內需始終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主動力和穩定錨。從內需整體看,過去4年中國經歷了國際環境劇烈變化等多重困難挑戰衝擊,但國民經濟保持了年均5.5%的增長速度,其中內需對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為86.4%。可以說,沒有強大的國內市場,就沒有穩定向好的中國經濟。」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袁達表示,從內需構成看,有三方面特點尤為突出,一是消費向新而行,二是投資向優發力,三是投資消費相互促進。 袁達表示,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把做強國內大循環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堅定不移實施好擴大內需戰略,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不斷激發和釋放內需潛能。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介紹,經過四年多紮實推進,102項重大工程取得一系列重大進展、重大成效,預計年底前能全部完成規劃目標。 李春臨稱,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持續強化部門協同、央地聯動,確保102項重大工程圓滿收官。同時,科學謀劃「十五五」重大工程項目,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更加堅實的保障。 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十四五」時期中國基建不斷跑出向新力和加速度,撐起了中國速度、中國質量,也託起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幸福生活的新期盼。 「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堅持適度超前、不能過度超前的原則,持續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推進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不斷邁上新臺階。」李春臨說。 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吸引和利用外資是對外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介紹,2021年至今年5月份,外商累計對華直接投資4.7萬億元人民幣,超過了「十三五」期間的總額。外資企業貢獻了中國1/3的進出口、1/4的工業增加值、1/7的稅收,創造了3000多萬個就業崗位。外資企業的蓬勃發展,是對中國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的生動詮釋,是對中國外資政策的最佳肯定。 「面向未來,中國吸引和利用外資的政策導向是一以貫之的。國家發展改革委將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推動相關領域有序擴大開放。高標準落實國民待遇,保障外資企業公平參與標準制定、政府採購、招標投標等。加強服務保障,持續開展服務外資企業專項行動,推動解決實際問題,提升企業獲得感和滿意度。」周海兵稱,中國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必然是外商理想、安全、有為的投資目的地。 访问:4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