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物流是實體經濟的「筋絡」,連接生產消費、暢通經濟循環。隨著電商物流的快速發展,智能化升級已成為行業提質增效的重要引擎。近年來,位於固安縣的申通快遞華北轉運中心,通過持續推進數智化改造與基礎設施升級,以科技賦能分揀、轉運全流程,實現分揀效率與運營質量雙提升。
圖為在申通快遞華北轉運中心內,包裹到港後工作人員藉助卸貨設備進行卸貨,把包裹移入傳送帶。萬倩攝
每天傍晚六點,申通快遞華北轉運中心迎來一天中最忙碌的時刻。滿載包裹的貨車有序駛入卸貨區,工作人員藉助卸貨輔助設備,迅速將快件移入傳送帶。分揀場內,自動化交叉帶分揀系統高速運轉,萬千包裹經過「五面掃」DWS採集系統精準稱重、掃描與識別後,自動滑入對應地址的格口,等待發往各地。這套智能系統使單件快遞從分揀到裝車僅需10分鐘。
「2025年智能分揀條改擴建項目投用後,我們新增了21條窄帶分揀線和15組自動擺輪設備,現在日均吞吐能力達到700萬單,高峰期能突破1000萬單。通過智能化改造,目前,轉運中心快件經轉時效從1.5小時壓縮至1小時,效率提高50%,服務網絡已覆蓋28省72個物流節點,累計處理快遞業務41億件。」申通快遞華北轉運中心副經理陳仰武說。
圖為在申通快遞華北轉運中心內,包裹經過「五面掃」DWS採集系統識別後,自動滑入對應地址的格口。萬倩攝
作為申通全網建築面積最大、功能領先的智能樞紐,申通快遞華北轉運中心自2022年10月投運以來,持續夯實硬體基礎與數智能力。場內設有近百個卸貨口,可同時容納超300輛快遞車高效作業,並配備多套行業領先的自動化設備。截至目前,該中心已擁有7套自動化分揀設備和119輛自有幹線車輛,分揀準確率高達98%,每小時可處理1800票快件。在智能技術賦能下,中心日常吞吐能力從最初的220萬單增長至現在的700萬單,高峰期可突破每天1000萬單,累計完成快遞業務量41億件,同比增長15%。這一系列系統性智能化升級,正是為了持續增長的業務與未來的挑戰築牢根基。
圖為在申通快遞華北轉運中心內,工作人員在分揀出港包裹。萬倩攝
「我們下一步預計進行進港區改造,現有的32臺卸車設備全是擺輪自動化設備,預計改造9臺窄帶自動化設備,提升快件的中轉和分揀時效。後期對線體進行容量的擴充,由現在的16條線體改為24條線體。改造完成以後,我們整體的日均操作量會突破1000萬單,高峰期產能會達到1400單到1500萬單。」陳仰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