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燃料是全球能源轉型的重要支柱,也是國際航運和航空業實現淨零排放的必由之路。當前,全球加快推進碳中和與能源轉型,包括綠色氨、綠色甲醇、可持續航空燃料(SAF)、合成燃料(E-fuels)及生物燃料等綠色氫能及其衍生物正逐步成為航運、航空和交通運輸行業實現深度脫碳的關鍵路徑。
2025世界航商大會17日起在香港舉辦,大會以「破壁迎變·共促可持續發展——大變局下的全球航運產業鏈協同之道」為主題,匯聚全球航運產業鏈上下遊業界人士,共同探討在國際經貿格局複雜多變背景下,行業如何向高效、綠色、可持續方向轉型。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付緒銀在大會主論壇上表示,香港作為重要的國際航運中心,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發揮關鍵樞紐作用。「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鞏固提升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地位,充分體現國家對香港航運業發展的高度重視。
會上,國際綠色燃料聯盟(IGFA)正式成立,首批30餘家全球產業機構合力共建航運脫碳生態圈。
由於不同國家和地區能源結構、技術水平、政策機制與市場成熟度差異等原因,綠色燃料產業的發展仍面臨著標準不統一、體系不互認、市場機制不完善、產消對接不充分等結構性挑戰。國際綠色燃料聯盟的成立有望應對這些挑戰。
聯盟將依託港澳戰略樞紐地位,共同攻堅破解綠色燃料產業「標準不互認、產需不對接、金融工具缺失」三大瓶頸。下一步,聯盟計劃搭建綠色燃料產業信息交互平臺,研究和輔助綠色燃料產業政策制定,牽引綠色燃料示範項目協同和創新,參與制定綠色燃料行業標準和規則,促進綠色金融與碳市場創新聯動,助力香港成為國際綠色燃料貿易中心。
此外,《全球航運公司淨零路徑實踐指南》也在會上發布,該指南結合線上數位化工具,系統整合複雜減排規則,形成可操作的淨零行動路徑,為全球航運業的低碳轉型與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提供指引。
大會還發布了《船用燃料生命周期溫室氣體強度計算方法》和《船舶年度達到的燃料溫室氣體強度核驗方法》兩項團體標準,將為航運企業低碳轉型提供統一量化標尺,也為全球碳治理提供「中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