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中國大宗商品進口量回落,鐵礦石逆勢增長-快遞搜
海關總署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原油、天然氣、銅及煤炭價格自9月以來均有所回落。 作為全球最大原油進口國,中國10月原油進口量為每日1139萬桶,環比9月的1150萬桶,已連續3個月下滑。 原油進口量走低,主要歸因於10月貨物裝運期恰逢全球油價高企。 6月23日,以色列與伊朗短暫衝突期間,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觸及6個月高點81.40美元/桶。但至7月1日,價格回落至66.34美元/桶低點,隨後再度上揚,於7月31日達到73.63美元/桶。此後,油價整體呈持續下行態勢,僅因地緣政治事件偶有反彈,例如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俄羅斯原油生產商實施新制裁。當前較低的油價或將提振中國煉廠進口意願,即便大部分原油將流入商業及戰略儲備。 價格因素同樣影響天然氣進口。10月,全國天然氣進口量為978萬噸,不僅較9月的1105萬噸下降11.5%,較去年同期的1054萬噸亦減少7.2%。 鑑於來自中亞和俄羅斯的管道氣輸送量基本穩定,進口量下降主因是液化天然氣(LNG)採購減少。今年歐洲對LNG需求激增,推高現貨價格,導致LNG進口趨緩。 價格上漲亦致使10月未鍛造銅進口量環比下滑9.7%。當月進口量為43.8萬噸,低於9月的48.5萬噸及去年同期的50.6萬噸。 銅價自4月起便步入上行通道,並於9月下旬加速攀升。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銅期貨價格從當時每噸9927.50美元,漲至10月29日的每噸11200美元,漲幅達12.8%。 然而,價格並非驅動中國商品進口的唯一因素,煤炭即是一例。 10月,煤炭進口總量為4174萬噸,環比下降9.3%,同比亦減少9.8%。進口回落,主因是海運動力煤價格持續徘徊於近5年低位。據商品價格報告機構阿格斯評估,截至7月4日當周,印尼4200大卡動力煤價格為每噸40.45美元。 該規格頗受中國電力企業青睞,其價格雖自11月7日回升至每噸47.09美元,但仍遠低於去年同期的52.30美元。不過,隨著北方冬季臨近疊加國內煤價上漲,預計年底前煤炭進口將有所回暖。 鐵礦石則成為10月進口的意外亮點,當月進口量達1.1131億噸。 儘管該數據較9月創下的1.1633億噸歷史峰值回落4.3%,但同比仍增長7.2%,且為連續第5個月單月進口逾億噸。 此番增長並非價格驅動,年內新加坡基準合約價格始終在每噸100美元附近窄幅波動。 與之相對的是,鋼鐵產量表現不振,9月產量降至7349萬噸,為21個月來最低水平。今年前9個月產量同比下滑2.9%。 當前鐵礦石價格走強,主要源於庫存逐步回補。據諮詢公司SteelHome監測,截至11月7日當周,港口庫存已升至1.3844億噸,創下7個月新高,而年內庫存低點為8月初的1.301億噸。 鑑於當前庫存仍低於去年11月1.507億噸的水平,年底前鐵礦石進口仍具增長空間。 來源: Reuters 访问:2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