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果園港的新變化——長江上遊最大樞紐港蹲點記-快遞搜
16年前,劉煉來到長江上遊的重慶果園港工作時,從來沒想過這座港口有一天能聯通世界。 「當時的港口只有一條便道、一艘浮吊船,連堆場都沒有,塵土飛揚,每年只發送少量內貿貨物。」如今已是重慶果園港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的劉煉回憶。 現在的果園港,已遠超他的想像——18個5000噸級泊位、14條鐵路專用線,年吞吐量超2600萬噸,貨櫃吞吐能力達到200萬標箱,可通達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個港口,已成為西部地區聯通全球的「中轉站」。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開創合作共贏新局面。 記者在一線感受到,果園港的一個個新變化訴說著這座內陸港口不斷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故事。 貨輪上五顏六色的貨櫃被岸橋穩穩「夾」起,堆場上擺滿貨物,秋冬時節的果園港依舊熱火朝天。指著遠程控制室巨大屏幕上的兩臺白色無人駕駛貨櫃卡車,劉煉說:「港口建設邁向智能化、綠色化,為果園港提升多式聯運物流效率、承擔更多開放功能,提供了堅實支撐。」 有15年駕齡、如今已熟練掌握遠控無人集卡的司機譚賢華告訴記者,無人集卡全程智能化、自動化作業,精確避障,而且使用新能源,實現全時作業和零排放、低噪音。「以前傳統卡車運輸,兩條作業線需要6名駕駛員,現在只需要1名遠控司機和1名現場安全員。」 不久前,果園港被評為「四星級智慧港口」,成為長江上遊首個擁有「四星級綠色港口」「四星級智慧港口」雙四星的港口。統計顯示,港口作業效率提升帶動貨物周轉速度加快15%,每年為企業降低物流成本超億元。 來自民生國際貨櫃運輸有限公司的司機徐登華深有體會:「以前來港提貨,有時辦手續可能得一兩天。現在出發前,App上完成預約繳費,到港後直接前往作業點。」 以往,西部地區貨物出海要麼向東搭船,要麼使用價格昂貴的空運,現在果園港銜接四向出海通道,更快、更優、更「絲滑」。 「就這個點!」在重慶港果園貨櫃碼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水平的辦公室,懸掛著一幅世界海運交通地圖,如果嵌套上西部陸海新通道、長江黃金水道、「一帶一路」的路線圖,會發現這些線交匯於果園港這個「點」。 「果園港居於內陸,卻擁有聯動幾大通道的優勢,全會提出『要積極擴大自主開放,推動貿易創新發展』,對果園港來說是吹響了『衝鋒號』。」張水平說,聯動優勢怎麼發揮好?港口建設怎麼跟上深化對外開放的迫切需求?對每個人而言都是一道新命題。 從長江逆流而上的玻璃基板,在果園港分運到西部多個省份,製成液晶屏幕用於各類電子產品後,又通過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運往歐洲和東南亞地區;中歐班列運回的原木和印表機等,順著長江運往東部地區…… 美國康寧玻璃在重慶和四川同時布局了玻璃基板生產基地。每周來自海外的原材料通過江海聯運抵達果園港,運入保稅倉儲,待到生產時再分發到生產基地,僅此一項,就可為企業節約5%以上的物流成本。 行走在果園港,發往四川宜賓的鋰礦石、從新疆運過來的煤炭、即將裝船出海的汽車等貨物種類豐富;重慶兩路果園港綜合保稅區最新落地了吉爾吉斯斯坦-中國(重慶)經貿合作中心、上合平臺國際貿易中心,讓國際合作更直接;保稅加工、航空物流、跨境電商、國際貿易等產業集群不斷發展壯大…… 記者感到,以前來到果園港看江、看船、看貨箱,現在看區域聯動、看產業集聚、看國際合作。 今年7月,「廣安-果園」無水港項目正式落地,這一創新合作將進一步打破地域壁壘,把果園港「滬渝直達快線」功能延伸至四川廣安,為長江上遊地區產業出海開闢更高效、更便捷的物流通道。 如今,港口對周邊地區產業輻射帶動作用大大提升,港園城融合發展加速,未來要逐步建立起「前港後園」式產業生態。 「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發展,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做強國內大循環,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 「追求量的增長的階段已經過去,未來更要追求高質量發展。」張水平說,將新發展理念融入物流樞紐建設,我們正推進5G、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港口裝卸、運輸、倉儲等各類場景中的應用,探索高水平構建對外通道,一起把港口「建設好、管理好、運營好」。 快遞搜免責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其他媒體,快遞搜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访问:1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