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遼寧:「北糧南運」的道路越走越寬__快遞搜
不久前,位於鐵嶺市昌圖縣的現代農業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鐵路專用線正式通車運營。這條糧食鐵路專用線年到發能力達15萬噸,通過昌圖火車站與瀋大鐵路相連,是遼寧「北糧南運」的又一條重要支線通道。 民以食為天,糧食關係國計民生。翻看全國糧食供應版圖,已經形成了清晰的「北糧南運」格局,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需要大量調入來自東北等地的糧食。 數據顯示,2024年,東北地區糧食總產量超1.78億噸,佔全國糧食總產量逾1/5。其中,遼寧2500.3萬噸、吉林4266萬噸、黑龍江8001.7萬噸、內蒙古東部3042.5萬噸。經遼寧「北糧南運」大通道運往我國南方的糧食總量超7450萬噸,佔東北地區糧食總產量的40%以上。 為保障「北糧南運」大通道安全暢通,近年來,遼寧與吉林、黑龍江、內蒙古協同合作,不斷完善跨區域物流體系,增強「北糧南運」大通道韌性和安全管理水平,「北糧南運」的道路,越走越寬。 建強「硬設施」 糧食從田間地頭到糧倉、加工廠,再到超市,直到被端上餐桌,歷經多個運輸環節。鐵路運輸憑藉全天候、運能大、成本低、汙染小、安全係數高等優勢,在「北糧南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2024年,經遼寧「北糧南運」大通道運往南方的糧食中,約30%通過鐵路直接入關。 為進一步暢通糧食物流通道,目前遼寧開設糧食物流專用線142條。10月份以來,國鐵瀋陽局累計發送糧食245.9萬噸,同比增長133.4%。一列列運糧專列鳴笛啟程,將大米、玉米等主糧送達南方的餐桌。 另外70%的糧食,則經遼寧港口運往南方。目前,遼寧擁有港口糧食泊位40個,其中糧食專業化泊位13個、通用泊位27個,總通過能力每年達10285萬噸,港口糧食總倉儲能力665萬噸,20個在運營的港區中已有14個港區建成疏港鐵路,4個港區建成疏港高速,鐵路最大糧食日裝車能力3000車,常備道路貨運應急車輛近2000臺。 「北糧南運」,難就難在多次中轉、反覆裝卸中糧食損耗變質、擁堵低效。「破題的關鍵在構建高效協同的多式聯運體系。」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東北三省一區加強跨區域協同聯動,積極探索長效運營機制,組建多式聯運發展聯盟,成功聯合申報全國首批物流降本提質增效交通強國試點。 不久前,交通運輸部、國家鐵路局等聯合發布2025年鐵水聯運品牌線路培育典型案例,「東北內陸—營口港」貨櫃鐵水聯運線路成功入選。 近年來,我省積極打造「北糧南運」鐵水聯運品牌線路,新開通五棵樹(榆樹)—鮁魚圈北(營口港)等兩條糧食深加工班列並實現常態化運行,新增「鮁魚圈—重慶」等多條糧食內貿航線,糧食鐵水聯運量持續增長。累計籌措9500萬元省級財政獎勵資金,支持省級多式聯運高質量發展試點創建,創新打造糧食運輸「散改集」「一箱制」「一單制」等特色服務體系,糧食運輸時效平均提升25%,糧食損耗降低至0.41‰,糧食鐵水聯運量年均增幅10%以上。 做優「軟服務」 推動「北糧南運」物流通道實現降本提質增效,一方面靠基礎設施「硬實力」,另一方面依託服務規則「軟聯通」。 近年來,我省協同推進降本政策落地,推動鐵路部門制定糧食浮動優惠政策、實施高速公路進出港貨櫃五折優惠、優化實施糧食運輸環節等170餘項港口收費標準下調,年均減免糧食運輸物流費用近30億元。 同時,優化運輸結構和運輸組織,為「北糧南運」降成本提供更有力的支撐。尤其是我省大力推動糧食運輸「公轉鐵」「散改集」,港口針對糧食「散改集」收費下調12.5%至16.7%,並免收鐵路敞頂箱庫場使用費,貨櫃專列模式運輸的糧食噸公裡運費同比下調11.6%,糧食入箱率達51.5%,促使今年上半年糧食入箱率同比增長0.6個百分點。 在提升技術裝備方面,推出鐵路頂開門貨櫃,實現箱頂上方裝車、側壁自流式卸車,糧食裝箱時間由每箱30分鐘縮短至9分鐘,裝載率更高、損耗更低。推進糧食設備專業化改造,對大料鬥閥門進行自動化改造,通過加裝閥門開關遙控和視頻監控裝置,實時掌握下料狀態並遠程操控大料鬥閥門啟閉,有效降低人工成本。 在日常運行監測方面,我省建立每日調度和信息報送制度,制定港口集疏運、生產計劃、臨港倉儲、鐵路保障4個方面13項調度指標體系,實時監控「北糧南運」大通道及樞紐節點運行情況。建立通道應急處置機制,構建日常情況下鐵路集疏、水路發運、公路補充,極端狀態下公鐵直達、水路補充、航空投送的物資應急投送體系,港口對糧食運輸船舶採取優先進出港、優先引航、優先靠泊、優先裝卸「四優先」措施;鐵路重點時段採取優先受理、優先配車、優先裝車、優先放行、優先卸車的「五優先」措施;公路在重點線路關鍵節點設置糧食運輸專用通道,及時發布路網通行信息,引導車輛擇優選擇運輸線路。 提升通道能級 隨著北方秋糧集中上市,「北糧南運」這場大規模的糧食「遷徙」再次進入高峰期。 不久前,東北三省一區交通運輸廳籤署《三省一區協同推進「北糧南運」交通強國建設試點項目合作框架協議》,10家企業達成戰略合作,19家企業組建「北糧南運」供應鏈戰略合作聯盟,凝聚合力推動「北糧南運」進一步暢通。 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後將進一步加強「北糧南運」組織保障,有效發揮東北三省一區「北糧南運」協作機製作用,在糧食流通、跟蹤監測、應急處置等方面密切溝通配合,暢通信息渠道,及時協調解決糧食運輸堵點、卡點問題。依託東北三省一區多式聯運發展聯盟載體平臺,推動鐵路、港口等運輸企業與糧食生產、貿易企業開展務實合作,優化運輸組織模式,推進糧食運輸降本提質增效。 在提升通道能級方面,進一步強化鐵路線網建設,加快推動瀋丹鐵路(含遼溪鐵路電化)、瀋吉鐵路、鳳城至延吉鐵路等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建設;完善高速公路網絡,推動秦沈高速一期建成通車、二期開工建設,加快營口鮁魚圈港區、錦州筆架山港區疏港高速公路建設;提升物流樞紐功能,加快大連港太平灣港區糧食專用泊位、大孤山西港區通用泊位、錦州港筆架山港區糧食項目建設。 在優化服務品質方面,將以遼寧港口為依託,持續推進糧食鐵水聯運發展。全力打造齊齊哈爾、榆樹等地區至鮁魚圈港糧食鐵水聯運品牌線路,穩步拓展哈爾濱—大連—廣東等多式聯運線路。加密糧食班輪航線,構建輻射東南沿海長江中下遊等地區港口糧食多式聯運航線網絡。 同時,持續增強「北糧南運」應急能力,健全「北糧南運」大通道應急處置機制,建立健全港口集疏運、港口生產作業、臨港糧食倉儲、鐵路運輸計劃、糧食運輸損耗等關鍵環節運行指標體系,常態化開展重要通道、關鍵節點、核心樞紐糧食運輸運行監測。拓展東北海陸大通道綜合運輸公共信息平臺功能,動態監測糧食物流市場變化,做好極端狀態下糧食運輸服務保障。 「北糧南運」的路越走越寬,糧食流通將進一步走向「主動配置」和「精細管理」,「中國飯碗」將端得更穩更牢,也將進一步提升農業附加值。 (遼寧日報 記者 趙婷婷) 访问:3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