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海南兩地於近日聯合發布「瓊州海峽商漁船碰撞事故高風險警示區漁船推薦航路」,為往來穿梭的船舶劃定了一條條清晰的「生命安全線」。此舉是深化「商漁共治」專項行動的關鍵一環,旨在防範商漁船碰撞風險,為瓊州海峽這條「黃金水道」,尤其是客滾運輸大動脈的安全順暢提供堅實保障。瓊州海峽作為我國「六區一線」重點水域,也是客滾運輸「生命線」。近年來,商漁船航路交叉、會遇頻繁,商漁船碰撞風險增加。此次發布的漁船推薦航路,針對不同作業漁船精準規劃四條專用通道:廣東廣西沿岸進出漁船使用北岸航路,海南島沿岸漁船走南岸航路,文瀾河口、玉包港漁船分別對應臨高臨城、澄邁橋頭專屬航路,大型漁船則推薦使用商船航路,從空間上實現了商漁船舶「有效分流」。作為守護海峽水上交通安全的重要力量,湛江海事部門積極融入「商漁共治」大局,依託新發布的推薦航路,多措並舉提升安全監管水平。一方面,加強宣傳引導,通過多種渠道使漁民熟悉並自覺使用推薦航路,理解「沿航路軸線右側航行」「避免航路內錨泊捕撈」等具體規則;另一方面,強化現場監管與VTS(船舶交通管理)服務,督促船舶嚴守安全航速,保持VHF頻道守聽,特別是在夜間23時至次日4時的碰撞風險大時段,加強瞭望與協調避讓,保證最小會遇距離,降低碰撞風險。為讓航路「看得見、用得上」,廣州海事測繪中心已同步完成該航路IHO S-127海上交通管理標準數據的製作與發布。船舶通過電子海圖系統或「海事通」APP即可直觀獲取航路信息,便於提前規劃航線、評估風險,為安全航行再添一道「智能保險」。此次漁船推薦航路的劃定與實施,標誌著瓊州海峽交通安全管理邁向更精細化、智能化的新階段。湛江海事部門將持續推進「商漁共治」工作,壓實安全責任,優化監管服務,共同織密瓊州海峽水上交通安全防護網。全媒記者 龍巍 通訊員 謝曉琳 潘瀅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