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國際海運公司中外運前三季度營收 750 億(承壓期的結構優化與盈利韌性)-快遞搜
2025 年 10 月 27 日,中國外運披露的三季報勾勒出行業調整期的經營圖景: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 750.38 億元,同比下降 12.62%;歸母淨利潤 26.79 億元,同比下降 5.17%。營收與利潤的雙降看似反映了市場承壓,但毛利率同比提升 0.84 個百分點至 5.71%、核心業務分化增長等細節,卻揭示出這家物流巨頭在行業波動中通過結構優化構築的經營韌性。 一、業績透視:營收下滑與盈利質量提升的反差 (一)營收端:量價背離與業務分化並存 營收下滑的核心驅動力來自運價調整與部分業務需求收縮的雙重影響。從業務體量看,代理及相關業務呈現顯著分化:海運代理業務量逆勢增長 7.6% 至 1179.3 萬 TEU,船舶代理艘次同比激增 16.7% 達 55936 艘次,庫場站服務量也增長 6.9% 至 2154.7 萬噸,顯示出傳統優勢海運板塊的穩固基本盤。但空運通道業務量同比下滑 11.8% 至 66.4 萬噸,鐵路代理量下降 12.5% 至 39.2 萬 TEU,成為拖累營收的主要因素。 跨境電商物流的大幅收縮尤為引人關注。前三季度跨境電商物流業務量僅 5.5 萬噸,同比驟降 68.9%;電商業務票量也從高位回落 71.3% 至 0.46 億票。這一變化與跨境電商行業增速放緩、市場競爭加劇直接相關,也反映出公司在高增長賽道面臨的階段性挑戰。從季度趨勢看,壓力呈加劇態勢:第三季度單季營收 245.2 億元,同比降幅擴大至 16.9%,較前三季度整體降幅增加 4.28 個百分點。 (二)盈利端:毛利率逆勢提升顯管控效能 與營收下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公司盈利質量呈現改善跡象。前三季度毛利率同比提升 0.84 個百分點至 5.71%,淨利率同步上升 0.34 個百分點至 3.88%。即便在傳統淡季的第三季度,毛利率仍同比提升 0.49 個百分點至 4.83%,歸母淨利率維持 3% 的水平與上年同期持平。 這一韌性源於業務結構優化與成本管控的雙重成效。在海運代理領域,公司持續提升多環節業務佔比,通過整合訂艙、報關、倉儲等全鏈條服務,即便在運費下行周期仍實現利潤水平基本穩定,支撐了毛利率提升。成本端的精細化管理同樣見效:前三季度期間費用同比減少 1.77 億元至 32.14 億元,其中研發費用和財務費用分別同比大幅削減 37.06% 和 38.04%,有效對衝了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的溫和增長。 二、增長動能:核心業務的穩盤與新機遇的儲備 (一)專業物流成 「抗周期」 支柱 在傳統代理業務承壓的同時,專業物流板塊的穩健增長成為重要支撐。前三季度合同物流業務量同比增長 2.1% 至 3823.8 萬噸,項目物流與化工物流業務量也均實現 2.1% 和 6.3% 的同比增長。這一表現凸顯了公司在高端物流領域的競爭優勢 —— 化工物流憑藉專業的危險品運輸資質與溫控體系,在石化產業供應鏈重構中搶佔份額;項目物流則依託大型工程物流經驗,在基礎設施建設需求中持續受益。 專業物流的增長並非偶然。作為中外運重點布局的高附加值領域,該板塊通過定製化解決方案與客戶深度綁定,受宏觀運價波動的影響遠小於傳統代理業務。在內需不足導致合同物流租金承壓的背景下,仍能實現量的穩步增長,印證了其 「抗周期」 屬性與市場需求的剛性。 (二)資產優化釋放潛在收益 資產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為公司業績提供了額外緩衝。6 月公司啟動下屬企業轉讓路凱國際 25% 股權的交易,於 10 月 21 日完成交割,預計將帶來約 16.5 億元的投資收益(扣除相關費用)。此次交易後,公司仍持有路凱國際 20% 股權,既保留了在循環包裝領域的業務協同,又通過資產變現優化了現金流與利潤結構。 這一操作恰逢其時。在主營業務面臨短期壓力的背景下,大額投資收益的注入將顯著改善全年盈利表現。國金證券已據此上調公司 2025 年歸母淨利潤預測至 48 億元,較原預測提升 9.1%,並維持 「買入」 評級。從行業視角看,這種 「主業穩盤 + 資產優化」 的組合策略,成為物流企業應對行業波動的有效路徑。 三、行業變局:挑戰中的戰略抉擇 (一)內外壓力交織的行業環境 中外運的業績表現折射出 2025 年物流行業的複雜格局。外部層面,全球貿易增速放緩導致海運運價周期性調整,國際關稅政策變化直接衝擊空運業務盈利,合營公司中外運敦豪淨利潤下滑便與此相關;內部層面,跨境電商物流從 「高速增長」 轉入 「存量競爭」,市場同質化競爭加劇擠壓了利潤空間,中小貨代企業的價格戰進一步加劇行業壓力。 頭部企業的競爭態勢同樣嚴峻。與國際貨代巨頭相比,中外運在空運業務規模上存在差距,且面臨 DSV 等通過併購實現跨越式增長的對手衝擊;在國內市場,順豐、京東物流等企業加速布局國際業務,對傳統貨代業務形成分流。這種 「內外夾擊」 的格局,迫使公司必須在規模擴張與質量提升之間尋找新平衡。 (二)結構升級的破局路徑 面對行業變局,中外運的戰略重心已轉向 「質量優先於規模」。在業務層面,持續收縮低毛利的跨境電商基礎物流業務,聚焦高附加值的專業物流領域,通過化工、項目等細分市場的深度運營構建競爭壁壘;在運營層面,通過數位化工具優化運力調度與客戶服務流程,提升多環節業務滲透率,從 「單一代理」 向 「綜合物流服務商」 轉型。 成本管控與資產優化將成為短期突圍的關鍵。公司計劃通過持續壓縮非核心費用、提升資產周轉效率進一步釋放利潤空間,而路凱國際股權交易帶來的現金流,可用於專業物流領域的技術投入與網絡建設。長期來看,隨著 「一帶一路」 沿線貿易復甦與製造業供應鏈升級,具備全鏈條服務能力的物流企業將獲得更多機會,中外運的全球網絡布局與央企資源優勢有望逐步顯現。 以上便是本期快遞搜為您分享的全部內容,若您還有任何國際物流方面的服務需求,請諮詢快遞搜專業的國際物流顧問。 访问:3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