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魯清001」輪經小清河靠泊山東港口渤海灣港濰坊港區20#泊位,船上來自濟南亞歐班列的空貨櫃順利卸船,隨後將通過「濰坊-青島」內支線運抵青島裝貨後發運海外,標誌著渤海灣港「海河聯運」通道成功聯接陸上與海上絲綢之路,為全省多式聯運體系建設寫下關鍵一筆。
作為小清河復航後打通「河海聯運」通道的重要實踐,這批空箱首次依託小清河內河航運網絡,從濟南港啟程,經「小清河+山港快線」新通道直達青島港鐵路場站,後續將重新裝載貨物,部分搭乘亞歐班列送往亞歐大陸各國,另一部分通過青島港外貿航線發往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小清河這條「黃金水道」成為「鋼鐵駝隊」與「貨輪艦隊」的關鍵銜接,打通除公路、鐵路以外的第三條空箱調運通道,在山東構建起更高效、更經濟、更穩定的物流新格局,對推動「公轉水」、增強供應鏈韌性和綠色航運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以往空箱從濟南到青島港,要麼靠公路長途運輸,運輸成本高,要麼走鐵路,調度周期相對較長。現在通過海河聯運模式,運輸成本降低15%左右,單次運輸時間也得到縮短。」渤海灣港市場營銷中心業務經理王鵬在作業現場介紹,為保障此次首航順利,市場營銷中心提前與相關部門對接,制定了「卸船+轉運」全流程方案,確保每個環節無縫銜接。
此次作業深度串聯小清河內河航運優勢與山東港口沿海港口網絡。其中,「山港快線」作為省內港口間的快速海上紐帶,已實現青島港、濰坊港等核心港口的緊密聯動,而小清河憑藉貫通魯中、連接渤海的區位優勢,成為內河與沿海運輸的關鍵橋梁。兩者協同形成的「河海聯運」模式,正推動山東物流地圖重構,為內陸腹地對接全球市場開闢新通道,也為長三角、環渤海地區貨物中轉提供更優選擇。
渤海灣港「海河聯運」新模式展示出省內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強大潛力,為進一步整合交通資源、促進物流大通道建設提供借鑑。隨著小清河沿線產業的陸續發展,渤海灣港將攜手小清河沿線港口及企業,加速建設內外聯通、智慧高效、綠色低碳的現代化多式聯運體系,為山東港口「三大建設」和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提供堅實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