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國際海事組織(IMO)將在倫敦召開特別會議,投票決定是否通過《淨零框架》,為全球航運業建立碳定價機制。然而,就在會議召開前夕,美國總統川普發出強硬警告,威脅將對支持該方案的國家採取經濟報復措施,使這場全球減排博弈驟然升溫。川普在其「Truth Social」平臺上發布聲明稱,美國「絕不會接受這項針對航運業的全球綠色騙局稅,也不會以任何形式遵守。」他表示,這一措施將損害美國消費者利益,並敦促IMO成員國在倫敦投下反對票。IMO此次會議的焦點,是是否通過《淨零框架》——一個針對國際航運業的碳價體系。方案包括強化燃油強度標準,並引入價格合規機制,以建立「IMO淨零基金」,專門用於獎勵低碳運營、基礎設施投資與綠色轉型支持。美方警告稱,該方案可能導致全球航運成本上升10%甚至更多,進而對全球經濟造成「災難性衝擊」。美國政府還列出一系列潛在反制措施,包括:對支持該框架的國家發起調查、針對部分船旗國的競爭行為實施監管、甚至可能禁止這些國家註冊的船舶進入美國港口。除此之外,美國還可能對海員籤證(C-1/D籤證)施加籤證限制,包括提高籤證費用、增加面試要求及調整籤證配額。其他考慮中的措施還包括:限制支持NZF國家參與美國政府新造船、液化天然氣碼頭和基礎設施項目的商業合同,或對相關國家船旗船徵收額外港口費用;甚至考慮對推動激進氣候政策、損害美國消費者利益的官員實施制裁。儘管美方強烈反對,歐盟仍堅定支持該框架,「歐盟支持IMO層面推進雄心勃勃的全球性減碳措施,以實現航運業脫碳,並確保全球公平競爭環境。《淨零框架》是關鍵一步,我們呼籲在IMO會議上正式通過。」根據提案內容,該框架將對超過5,000總噸的船舶徵收碳排放費用,按每噸二氧化碳徵收100至380美元不等,預計每年可產生100億至120億美元的收入,覆蓋約85%的國際航運排放量。排放超標的船舶需購買補償額度,而效率較高的船舶可儲存或交易額度。若通過,該機制預計於2027年正式生效。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政府的立場與航運業主流觀點形成鮮明對比。多家國際航運組織,包括主要班輪及船東協會,於10月9日聯合發聲,敦促各國政府支持該方案。「只有全球統一規則才能真正推動全球產業脫碳。若《淨零框架》未能通過,航運業將面臨日益碎片化的單邊監管體系,成本增加卻難以達成減排目標。」目前,航運業承擔著全球約90%的貿易運輸任務,同時貢獻約3%的二氧化碳排放。支持者認為,一個統一的碳價信號與可執行標準,能將船東、加油商與港口納入共同的減碳路徑。 資料來源:海運圈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