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際海事組織(IMO)本周即將就全球航運減排框架進行投票,歐盟與美國在該方案上正面交鋒,華盛頓方面甚至威脅對支持該框架的國家採取懲罰性措施。歐盟委員會日前表示,各國應在IMO會議上投票通過聯合國提出的航運「淨零排放框架」。歐盟認為,這一框架是全球航運業邁向低碳發展的關鍵裡程碑,並呼籲各國儘快採納。目前,全球大宗商品運輸仍高度依賴海運,而絕大多數船舶仍以燃油為動力。IMO在今年4月初步達成的減排方案要求,船舶必須逐步降低單位能耗排放的溫室氣體量,最終目標是到本世紀中葉實現航運業碳中和。然而,美國政府對該框架持強硬態度,認為其等同於全球碳稅,可能使航運成本增加多達10%。川普政府批評該框架過度依賴可再生能源,並威脅對支持國家採取多項措施,包括制裁官員、對支持淨零排放框架的國家擁有、運營或懸掛其旗幟的船舶徵收額外港口費、禁止其船舶入港以及船員籤證限制等。美國國務卿Marco Rubio、能源部長Chris Wright和交通部長Sean Duffy在聯合聲明中表示:「美國將對支持這項歐洲主導的全球氣候管制措施的國家採取應對行動。」此次航運燃料減排方案的爭議,也反映出歐盟與美國在貿易領域的更廣泛緊張關係。雙方目前正在就今年早些時候達成的一項協議進行下一輪談判,該協議對大部分歐盟商品徵收15%關稅。如果IMO計劃最終落地,這將首次在全球範圍內為船舶排放設定價格,並通過經濟激勵推動船舶使用更清潔燃料。根據計劃,新規將在2027年正式生效並具備強制性,但船舶繳納相關費用最早要到2029年才開始。數據顯示,2024年國際航運排放佔全球溫室氣體總量的1.4%,船舶每年排放量超過1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 資料來源:海運圈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