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分析師:運價上漲預計將持續到11月!-快遞搜
航運研究機構分析師指出,10月亞洲至北美貨櫃運價出現意外上漲,因航運公司主動縮減艙位供給,此輪漲勢預計將持續至11月。據Freightos研究主管Judah Levine透露,本周亞洲至美國西海岸的日均運價已突破2000美元/FEU大關。 上周該航線運價同樣呈現漲勢,較前一周觸及的年內低點1400美元/FEU上漲18%,達到1700美元。而亞洲至美國東海岸的日均運價亦環比上漲300美元,至3357美元/FEU。 Levine指出:「儘管有報導稱,隨著美國貨櫃市場提前進入淡季,需求持續疲軟,但航運公司通過加大運力縮減力度,助推了本月中旬推行的綜合費率上漲附加費(GRI)政策,最終推高了亞洲至北美航線的運價。」 貨運基準測試平臺Xeneta的研究也佐證了這一趨勢。該機構表示,過去兩個半月間航運公司提供的實際運力基本保持穩定。其數據顯示,由於航商在10月增加停航班次,遠東至美國西海岸的主要跨太平洋貿易航線運價在10月中旬較一周前上漲7.7%。 Xeneta數據顯示,亞洲至美國東海岸的貨櫃即期運價在10月中旬躍升5.8%後,目前已回升至9月末水平。值得關注的是,此次運價上漲是在航運公司已恢復我國十一假期期間削減的大部分運力之後實現的。 Xeneta首席分析師Peter Sand指出:「航運企業可能正利用貨主忙於制定2026年業務規劃的契機,試圖推高短期市場價格,即便漲幅有限。」 針對美國總統川普威脅對中國商品加徵100%關稅的言論,Levine分析稱:「今年4月初至5月中旬實施的145%關稅已導致中美海運量急劇下滑,若11月1日果真開徵100%關稅,勢必造成同等衝擊。」但他補充道,「考慮到目前提前出貨現象存在,且11月本就是海運淡季,貨運量降幅預計將小於4-5月時期。」 儘管11月運價預計將維持高位並接近9月水平,但中美兩國在港口費用及關稅領域的博弈可能導致不同市場走勢。Levine對此分析稱:「在亞歐和跨太平洋航線雙雙處於需求淡季之際出現的運價攀升,令不少觀察人士對當前高運價的可持續性持懷疑態度,儘管如此,航運公司仍計劃在11月推行新一輪綜合費率上漲GRI費用。」 Sand也認為當前貨主面臨多重不確定性,而航運公司則試圖利用這些因素為中旬實施的綜合費率上漲附加費(GRI)尋找依據。就港口費用爭端而言,目前帶來的直接影響便是洛杉磯港本周預計僅有一艘中國製造船舶靠港。 他進一步表示:「貨主在第四季度需要兼顧長遠規劃與當下運營——既要前瞻2026年的貨運需求並進行採購,同時還要應對眼前市場波動。」他總結稱:「航運公司可能會趁貨主忙於制定2026年計劃之機,試圖推高短期市場價格,即便上行空間有限。」 快遞搜免責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其他媒體,快遞搜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访问:4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