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雙11」電商節日前拉開帷幕,從最初的單日促銷演變為超一個月的促銷周期。記者走訪發現,10月22日,京城快遞網點迎來「雙11」第一波派件高峰,隨著旺季時間拉長、自動化設備投入,末端派送壓力較往年明顯減輕,快遞時效有了更好的保障。
在極兔速遞六裡屯分揀站,自動化分揀線比平日更加忙碌,經過徹夜運轉,頭一晚抵達網點的數千票包裹在早上8點完成分揀,隨後,十幾名快遞員找到自己所負責區域的格口,將分揀好的包裹裝上電動三輪車,便向居民區駛去。
「今天大概要送800件快遞,比平時多了200多件,但比幾年前的『雙11』輕鬆很多。」一位快遞員告訴記者,以前的快遞旺季,他幾乎每天早上5點起床到網點分揀包裹,而現在網點分工越來越細,快遞員不用再起早貪黑,「派送區域很集中,雖然件多,但上一趟樓可以多抱幾件快遞,所以晚上收工時間也和平時差不多。」
網點負責人張代雷介紹,平時自動化設備早上四五點才開始分揀,「雙11」期間則要從晚上11點運轉到次日早上8點,再從中午11點運轉到下午4點。「自從去年投入了這套設備,我們應對『雙11』有了更充足的底氣,旺季僅增加了幾名後勤人員。」在他看來,「雙11」促銷季戰線的拉長,也讓快遞末端變得更平穩,以前單量集中在幾天內翻數倍,如今從10月預售、付尾款開始,旺季周期可以持續一個月,雖然每天件量只比平時增長三成左右,但整體單量增長依舊非常可觀。
不只末端效率提升,快遞中轉環節也在升級。「雙11」前夕,中通快遞北方總部項目在河北省廊坊市廣陽經濟開發區正式投入運營,常態日均快件吞吐量可達500萬件,進一步提升了京津冀區域旺季快遞服務水平。在這裡,進港卸貨區已實現全程自動化操作,無需人工幹預,每小時卸貨能力最高達15萬件。分揀過程也十分智能——大件包裹通過擺輪分揀帶進行處理,小件包裹則採用多層交叉帶或翻板機分揀。單套分揀系統每小時可完成約7萬件快遞的精準分揀,整體操作效率較以往提升超40%,有效應對業務高峰的同時,降低了員工勞動強度。
在運輸環節,圓通今年8月上線的「智能路由」系統,通過深度融合大數據、AI技術和GIS地理信息,提升了運輸路徑的智能規劃和動態調整能力。據介紹,該系統能夠根據實時交通數據、時效性需求以及運輸成本等多維度因素,精準計算最優路線,並隨時做出動態調整,為高峰期間的運力調度提供有力保障。
為保障旺季大件快遞派送,德邦快遞投入了超長伸縮機、夾抱機、NC周轉筐,升級設備載具、無人叉車等,同時,通過大客戶直發、門店直發、外場直發等「線路拉直」方式,提升大促期間的物流時效,減少裝卸操作次數,保障貨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