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 HAI 503」(旺春輪)的危機始於 2025 年 6 月 9 日印度喀拉拉邦外海的劇烈爆炸,這場由 157 個危險品貨櫃(含 32.2 噸含醇硝化棉、12 個貨櫃電石等)引發的連鎖反應,導致 4 名船員失蹤、船體左傾 15° 並失控漂流。歷經 4 個月拖航與應急處置,該船最終靠泊中東最大貨櫃樞紐 —— 阿聯傑貝阿里港,開啟全球航運界矚目的卸貨攻堅。
儘管傑貝阿里港擁有67 臺岸橋起重機、每小時 160 箱的常規作業效率,但旺春輪的特殊狀況使其陷入 「效率困境」:
受火災高溫影響,貨櫃結構強度銳減,傳統吊裝方式存在箱體碎裂風險。現場採用定製吊索 「一箱一固定」 模式,單箱吊裝耗時較常規操作增加 3 倍以上。
燒毀的貨物碎片與船體殘骸需通過液壓破碎機拆解,再由 20 輛平板卡車晝夜轉運至指定危險品處理區。截至 10 月 22 日,已清理廢料超 800 噸,佔預估總量的 40%。
2 號、3 號貨艙甲板因 800℃以上高溫嚴重熔化,變形艙口蓋需採用 「水下等離子切割 + 液氮降溫」 技術。來自德國 TMC Marine 的專家團隊每切割 1 平方米需耗時 40 分鐘,較常規切割效率下降 75%。
當前態勢:截至10 月 18 日,356 個已卸貨櫃中,危險品貨櫃佔比僅 12%,主要集中於未受火災直接影響的甲板邊緣區域。剩餘 1366 個貨櫃中,約 400 個位於核心過火區,處置風險最高。
效率對比:傑貝阿里港自動化碼頭單機效率達40 箱 / 小時,但旺春輪實際卸貨效率僅為 3-5 箱 / 小時。萬海航運現場負責人透露,若按此速度,全船卸貨需持續 4 個月以上。
破局措施:DP World 已調配 3 臺防爆起重機支援,布列塔尼亞保賠協會(Britannia P&I Club)緊急增派 5 名危險品處置專家,重點攻堅過火區貨櫃的 「先檢測、後吊裝」 流程。
此次事故再次暴露航運業痛點:船上157 個危險品貨櫃中,爆炸物未在申報清單標註,類似寧波 「動明」 輪危險品儲存失當、深圳 「CMA CGM MAUI」 輪鋰電池裝箱違規等案例,均指向危險品管理鏈條的薄弱環節。國際海事組織(IMO)最新數據顯示,2024 年全球貨櫃船火災中,72% 與危險品申報不實相關。
萬海航運在聲明中強調「安全優先於速度」,但貨主群體已顯現焦慮。一位中國華南地區的電子元件出口商表示,其價值 200 萬美元的貨物仍在未卸貨櫃中,正與保險公司協商推定全損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