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郵輪改道、董事辭職、船東緊急自清!中國新規震動全球航運-快遞搜
對於部分在美國上市的船東而言,中國宣布對涉美關聯船舶加徵特別港務費後的這幾天,無疑是一場「噩夢」——他們甚至需要藉助人工智慧來解析各類表格,同時催促船舶加速航行,力爭趕在新規生效前使其抵達中國港口。 在交通運輸部宣布對美船舶加徵特別港務費後,多位在紐約上市的航運企業高管齊聚「Capital Link論壇」,紛紛現身說法,以幽默、懊惱乃至無奈的口吻,講述了新規出臺後幾日間業內出現的忙亂景象。 散貨船行業可能受此次收費衝擊最為嚴重,因為中國是全球主要的幹散貨商品進口國。Safe Bulkers總裁Loukas Barmparis透露,自10月10日新規公布以來,全球所有涉美關聯船東都在爭分奪秒地研讀政策細則。《對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別港務費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已於14日正式生效,不過《辦法》同時宣布對中國建造的船舶給予豁免,多少緩和了衝擊力度。 Barmparis認為,新規針對股權結構、董事會或投票權中美資佔比達到25%的企業所擁有或運營的船舶徵收費用,這將加劇航運業的市場分割,並引發船舶資源的重新配置。Barmparis分析道:「這將形成按船籍國、運輸方式、運營模式及能效標準的資源再分配。」 在美國上市的海岬型散貨船船東Seanergy Maritime Holdings執行長Stamatis Tsantanis表示,公司正在全力研究中國港口的申報流程。「這真是令人頭疼,尤其美國政府正處於部分停擺狀態,情況更顯複雜。」為規避新增費用,該公司採取了緊急措施:「從周六起,我們就讓船舶以14節的極限航速行駛,爭取在新規生效前及時進港。」 多家航運公司緊急聲明、董事紛紛辭職 隨著《辦法》正式實施,多家航運公司迅速發布公告,澄清其美國股東持股比例「低於25%」。 Norden股份發布公告稱,其美國佔比低於25%,且中國進出口業務不受影響。 原油油輪運營商DHT Holdings於10月13日聲明,其船隊不屬收費範圍。公告指出,公司每艘船舶均由非美國實體直接擁有,建造於非美國管轄地,且不懸掛美國船旗;美國國民僅佔董事會20%(五名董事中的一名)。 同時,全球最大貨櫃獨立船東之一Danaos宣布,William Repko已辭去董事會職務,自10月13日起生效。 而在美國與挪威兩地上市的油輪船東Okeanis Eco Tankers,也於13日宣布,公司失去了兩位任職最久的美國籍董事——Robert Knapp與Joshua Nemser於10月10日起辭任。 美郵輪拒交特別港務費,郵輪市場面臨「洗牌」 近日,美國豪華郵輪「RIVIERA」號因為避免繳納特別港務費,取消停靠上海行程,引發乘客不滿。 據了解,「RIVIERA」號隸屬於美國Norwegian Cruise Line Holdings Ltd.旗下品牌「Oceania Cruises 」。為免繳費,該郵輪已從其亞洲行程中刪除上海站,改靠韓國釜山。該輪可載客1,250人,於9月18日從西雅圖出發,原計劃10月15日抵達上海。 「RIVIERA」號屬於訪問港郵輪,即通常由美國公司運營,執行短期停靠的遠洋或環球航線。此類郵輪雖數量不多,但承載大量高端國際遊客,市場影響力顯著。若按中國新規停靠上海港,該郵輪需繳納約1167萬元人民幣(合164萬美元)的費用。 郵輪因淨噸位普遍遠大於貨輪,所受影響尤為突出。以皇家加勒比集團(Royal Caribbean Group)的「海洋光譜」號(Spectrum of the Seas)為例,其淨噸位為168,402噸,今年單航次費用預計約為6736萬元人民幣,到2028年更將升至近1.89億元人民幣。 皇家加勒比表示,目前仍在評估是否支付新費用,尚未確認任何行程變更。「海洋光譜」號目前正在運營上海至衝繩航線。 《日本經濟新聞》引述一位郵輪業資深專家觀點稱,此項新費規模或嚴重衝擊美國郵輪運營商的中國市場布局。該人士透露:「迪士尼郵輪在完成其首次亞洲部署後,原有意開通上海航線,但在新規之下,該計劃預計已難以推進。」 目前在中國大陸運營的外資郵輪公司僅有兩家: 義大利地中海郵輪旗下的「MSC Bellissima」號(17.2萬噸),從上海母港出發,不受此政策影響; 皇家加勒比的「海洋光譜號」,該船需按規定繳納特別港務費。
访问:2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