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長沙港總體規劃(2035年)》通過部省聯合審查會議-快遞搜
10月16日,《長沙港總體規劃(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部省聯合審查會在長沙召開。會議聽取了長沙市交通運輸局以及規劃編制單位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的相關匯報。經會議評審,審查組一致同意《規劃》通過部省聯合審查會議,標誌著長沙港總規報批工作取得重大進展。
近年來,湖南水運保持良好增長態勢。長沙港作為全國36個主要內河港口之一和國家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樞紐,是服務中部地區崛起、促進湖南省及長沙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
目前,長沙港已形成霞凝港和銅官港兩大集約化、專業化的港口集群。2024年,長沙港貨物吞吐量已超3200萬噸,同比增速10%以上。其中,外貿吞吐量超117萬噸,同比增長68.96%,貨櫃吞吐量超23萬標箱。水路貨運量(含遠洋運輸量)同比增長6.81%,水路貨運周轉量(含遠洋)同比增長129.12%,水運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其中,霞凝港區承擔著湖南省各類貨物及大宗物資的輸運任務。這裡擁有長沙首條疏港專用鐵路,徹底打通水鐵聯運「最後一公裡」,通車運營兩年來累計轉運各類貨物超247萬噸,為湖南本土產業提供高效物流支撐。前不久,長沙首條電煤「鐵水聯運」專列在此開通運營,為國家「北煤南運」戰略落地、區域能源保供和物流降本增效注入了全新動力。這裡還擁有湘江唯一的專業汽車滾裝碼頭,隨著長株潭地區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該港滾裝汽車吞吐量實現了逐年穩步增長。今年9月,港口滾裝汽車吞吐量突破20萬臺大關,為長株潭地區汽車產業發展貢獻力量。
銅官港區近年來積極推動園區港產融合,引進的一批重點企業與港口貨運互動效應明顯,臨港經濟初具雛形。目前,銅官港鐵路專用線一期項目正開足馬力,建成後將強化銅官港區與腹地產業的聯動,推動港區優勢互補,極大拓展長株潭地區物流通道。
據了解,啟動《規劃》修編工作,是長沙港主動對接國家戰略、適應行業發展新趨勢、破解當前發展瓶頸、統籌長遠空間資源的必然要求和戰略舉措。《規劃》系統擘畫了至2035年的發展藍圖,明確提出將長沙港建設成為帶動產業集聚的「新質高地」、實現運輸降本提質增效的「戰略支點」、推動省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
下一步,長沙將根據審查會形成的寶貴意見,進一步完善《規劃》文本,加快推動《規劃》報批進程。並以《規劃》為引領,聚焦港口功能提升、集疏運體系完善等關鍵環節,加快推進一批戰略性、支撐性項目建設,引導港口向綠色化、智能化、集約化方向轉型升級,全力將宏偉「規劃圖」變為生動「實景圖」,全面提升長沙港的核心競爭力和區域影響力,為全面建設現代化新長沙貢獻更大力量。
會議強調,長沙港未來發展應緊密圍繞保障2035年交通強國目標實現和主動服務推進內河水路體系聯通工程兩條主線,在落實國家及省級布局框架的基礎上,科學謀劃高質量發展路徑。會議要求,《規劃》需準確把握港口功能性質、發展定位及各港區功能布局,注重與區域內其他港口的協同合作,找準自身在長株潭城市群及長江經濟帶中的骨幹定位,切實提升港口樞紐能級和綜合服務效能,努力打造港產園融合的內陸開放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