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君安國際發布研報稱,過去12個月內,黃金價格飆升至4300美元上方,同期美元匯率持續走弱,市場中關於「貶值交易」的討論愈發激烈。然而,在「貶值交易」的狂熱之外,本應對通脹風險最為敏感的美債市場卻異常冷靜,其核心的長期通脹預期指標依然穩定地錨定在美聯儲2%的目標附近。
從資產價格演繹的邏輯來看,黃金的上漲邏輯本質上反映了市場對未來美元信用的「不信任投票」。相比之下,美債的表現則可被視為對政策信譽的「信任票」。
當前市場的核心博弈,在於押注哪個經濟信號將最終主導美聯儲的決策——是選擇降息以應對潛在衰退,還是被迫收緊政策以壓制通脹?這不僅是黃金與美債定價邏輯的分歧點,也將決定短期內大類資產的最終走向。
國泰君安國際主要觀點如下:
過去12個月內,黃金價格飆升至4300美元上方,同期美元匯率持續走弱,市場中關於「貶值交易」的討論愈發激烈。黃金上漲的邏輯除了對美國未來可能通過赤字貨幣化的方式解決其龐大的債務問題的擔憂之外,還受到全球貿易摩擦和地緣政治緊張所加劇的避險情緒影響,美聯儲重啟降息通道之後黃金作為無息資產的吸引力相對上升,美元信用重估支撐黃金價格不斷走高。
從美元視角來看,美元指數從年初的高點回落近10%,而最近三個月大多在低位區間震蕩,多空力量的均勢後續將會如何演繹成為了市場「貶值交易」最為關注的驅動因素。我們認為,多重因素作用之下美元繼續反彈向上面臨阻力,但市場目前對貶值的計價已經相當充分,若對比川普兩任總統任期同時期美元指數的走勢來判斷,美元繼續震蕩向上的概率較高。
然而,在「貶值交易」的狂熱之外,本應對通脹風險最為敏感的美債市場卻異常冷靜,其核心的長期通脹預期指標依然穩定地錨定在美聯儲2%的目標附近。向前看,美國國內及對外的緊張局勢同步升級、疊加美聯儲降息預期的抬升將給投資者足夠的理由轉向避險資產,市場隱含的聯邦基金利率谷值可能會在年內創下新低。
從資產價格演繹的邏輯來看,黃金的上漲邏輯本質上反映了市場對未來貨幣信用,尤其是美元信用的「不信任投票」;相比之下,美債的表現則可被視為對政策信譽的「信任票」。因此,多重因素交織下的黃金、美元和美債如何演繹,需要投資者清晰地區分長期風險與短期現實,當前市場的核心博弈,在於押注哪個經濟信號將最終主導美聯儲的決策——是選擇降息以應對潛在衰退,還是被迫收緊政策以壓制通脹?這不僅是黃金與美債定價邏輯的分歧點,也將決定短期內大類資產的最終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