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空鐵聯運將實現行李直掛和「一張票」,在上海看到航運業發展新方向-快遞搜
雖然是鐵路方面的專家,單杏花已連續幾年參加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並在國際航空論壇上作為嘉賓發言。這其實正是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的特色,讓行業相關方都能相聚在一個平臺上,共話未來發展。 上海航空樞紐正持續強化全方位門戶複合型功能,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打造世界級中轉樞紐,包括空空中轉、空地中轉等,其中空地中轉就包含空鐵聯運。 數據顯示,2024年,上海浦東機場中轉旅客量超1200萬人次,比2019年增長32%。 中轉數據的提升離不開新航線的開拓。上海機場集團市場部總經理傅卿娜介紹,近兩年,上海機場新增21個、加密40多個國際航點,其中有許多是全國首飛、亞洲首飛的航點,比如義大利威尼斯、法國馬賽等。這些新航線帶動許多周邊國家旅客選擇從上海中轉。 值得一提的是,有大半新航線由主基地在上海的中國東航開通。在論壇上,東航發布《東航全球客貨運航網建設成果》,2024年以來新開23條中遠程國際航線,通達共建「一帶一路」國家21個、通航點36個。今年年底首開上海—紐西蘭—阿根廷航線後,東航將成為中國境內通航六大洲、國際通航點第一的航空公司。 促進創新協作,東航還通過設立虹橋樞紐空鐵聯運中心、異地城市航站樓,構建長三角空地一體化出行網絡。在提升樞紐中轉功能方面,2024年,東航在浦東機場完成國際中轉旅客835.8萬人次,佔機場總量的80.9%;2025年上半年進一步提升至479.5萬人次,同比增長26.8%,成為推動浦東樞紐國際中轉量快速增長的關鍵力量。 為了更好地建設中轉樞紐,上海機場在論壇上發布《滬來滬往,適易中轉——全方位門戶複合型國際航空樞紐的上海實踐》成果,聚焦「產品+服務+效率」綜合轉型升級,實現「國內+國際」「空空+空地」「浦東+虹橋」「客運+貨運」全業務類型、全服務鏈條中轉能級提升,並推出24小時通關、免費過夜休息區、睡眠艙、淋浴房等多項貼心中轉服務。 此外,上海市科委、上海機場、華東師範大學聯合發布《可持續航空燃油關鍵技術與中試驗證項目》成果;中國民用機場協會發布《中國民用機場協會2025中國運輸機場發展指數》。 當天,北外灘國際海運論壇同步舉辦,現場發布三項成果,分別是AI時代的航運新基建:Hi-Dolphin航運大模型;「中遠海運天秤座」輪甲醇雙燃料改造項目;上海港跨境電商運營中心建成投產。 其中,Hi-Dolphin航運大模型是國內首個航運業垂直領域大模型,它能高效協同全鏈條業務,為航運業數位化轉型提供核心支撐。 「中遠海運天秤座」輪甲醇雙燃料改造項目是全球首例大型貨櫃船甲醇雙燃料系統改造,創新實現了主副機同步改造並採用船對船甲醇加注方案,為航運業低碳轉型提供了可複製的中國方案。 上海港跨境電商運營中心建成投產,開創了國內跨境電商貨物海運業務新模式,實現「場站碼頭一體化、全程服務一站式」的智能高效運營。該中心通過總單/分單/拼箱同場作業的靈活模式,配合數位化業務流程,實現業務量持續增長,不僅為外貿企業提供了低成本出海新通道,更強化了上海港作為全球貨櫃吞吐量第一大港的輻射引領作用,為全球貿易便利化注入新動能。 访问:2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