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L《2025年10月海運市場更新》顯示,海運市場價格同比下降48%(上海貨櫃運價指數),許多行業的現貨運價已回落至2023年的水平。
由於今年的貨運量趨勢基本持平,而運力繼續擴大,即期運價下降。
報告指出:「航運公司管理運力的速度一直很慢,但隨著運價在較低水平上企穩,它們開始採取行動。」
該機構還指出,夏季旅遊旺季持續時間較短,節前旅遊旺季弱於預期。
中國黃金周和年終假期帶來的季節性需求增長不如預期的那麼明顯。
利率通常在9月份下降,但由於需求低於預期,最近的下降幅度大於預期。
與此同時,自10月14日起,美國對中國製造的船舶以及中國船東和運營商徵收港口費,對託運人沒有直接影響,因為大多數承運人已經轉向非中國製造的船舶。
運力同比增長7%,符合歷史平均水平,但名義運力繼續增長的同時,有效運力受到蘇伊士改道和全球港口擁堵的影響。
增加的運力目前用於滿足需求和需求高峰,其次是部分覆蓋擁堵和蘇伊士改道。
在港口交通方面,除北美以外的所有地區都將達到或超過2022年的擁堵水平。
隨著需求增長放緩,航運公司雖然行動緩慢,但逐漸開始更加努力地管理運力。
截至6月份,市場需求同比增長9%,但受亞洲-北美銷量大幅下滑的影響,2025年的銷量在6月份連續持平。2025年7%的增長率略高於長期平均水平,預計未來幾年的增長率將保持不變。
DHL表示,關稅減緩了與美國相關的貿易增長,但其他貿易繼續保持較高水平,這表明全球化將繼續存在,美國的關稅似乎刺激了一種轉變模式,東南亞國家是迄今為止最大的贏家。
亞洲對歐洲、中東、印度或拉丁美洲等其他目的地的出口正在激增。
與2024年同期相比,今年第二季度美國的海運進口量下降了2%。
美國提高了所有進口商品的關稅,部分商品獲得豁免。
DHL的報告稱:「關稅和進口量之間沒有全球相關性,但存在區域相關性,特別是在亞洲——由於關稅最高,中國和泰國的進口量顯著下降。與此同時,從其他亞洲國家(越南、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的進口量上升,而關稅與全球平均水平相當。」
隨著美國關稅計劃的持續變化,可能會出現進一步的數量變化。
以上便是本期快遞搜為您分享的全部內容,若您還有任何國際物流方面的服務需求,請諮詢快遞搜專業的國際物流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