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點湖北,智鏈全球。10月15日上午,東湖國際會議中心,2025中國—北歐經貿合作論壇暨中國湖北歐洲經貿洽談系列活動啟幕。會場聚光燈下掌聲雷動,中外嘉賓通過LED大屏直播,共同見證中歐班列(武漢)北歐三國新線路正式開通。彼時,數十公裡外的中鐵聯集武漢中心站汽笛陣陣,由湖北港口集團組織的一列滿載汽車零部件、玩具等貨物的中歐班列(武漢)向西啟程,經阿拉山口口岸出境抵達德國漢堡後,部分大櫃將以鐵水聯運方式轉運分撥至瑞典、丹麥、挪威等北歐國家,這是中歐班列(湖北武漢—瑞典/丹麥/挪威)新線路的首發。此前,中歐班列(武漢)已陸續開通至芬蘭赫爾辛基,挪威奧斯陸、莫斯,瑞典哥德堡等線路,形成了聯動北歐多個城市的物流服務網絡。此次開通的新線路,全程時效預計22天,較傳統運輸方式節省一半時間,可大幅提升跨境物流效率,持續將「湖北造」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電子設備、服裝等貨物運送至北歐市場。據悉,中國—北歐經貿合作論壇是全國唯一專門面向北歐國家的經貿合作長效機制,湖北是中國首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搭建起與北歐國家經貿合作長效機制的省份,而中歐班列(武漢)則是促成該機制落地見效的重要紐帶,有力促進了中國與北歐的雙邊貿易發展。近年來,湖北全力打造內陸開放高地,整體提升支點的開放輻射力——天空之上,花湖國際機場已開通109條國內國際貨運航線,形成覆蓋亞洲、連通歐美和非洲的全球航空網絡;長江之濱,武漢陽邏港開闢直達韓國、俄羅斯等5條國際航線,連接全球117個港口;鐵軌之上,中歐班列(武漢)輻射歐亞大陸40個國家,連續兩年開行量突破千列。曾經安徒生想像中那條通向中國的「地下通道」,如今已成為立體、高效、多維的現實橋梁,湖北與北歐、與歐洲、與世界已近在咫尺。(記者劉天縱、李朝霞、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