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櫃航運業的運費和租船費率之間的差距正在擴大。德魯裡表示,儘管現貨運費下降,但貨櫃船租船價格仍比2019年高出約200%。該公司預計,這種脫節將持續到明年,直到期待已久的回調出現。
運價對不斷變化的市場動態反應迅速,而租船費率滯後,因為許多船舶都籤訂了多年期合同。但這一次,受四個關鍵因素驅動,失衡程度比以往更為嚴重。
1. 密閉容器供應
可用租船噸位不足是造成費率虛高的主要原因。MSC和CMA CGM等主要航運公司已經吸收了大部分二手船隊,減少了非運營船東(noo)的可用船隻。班輪擁有的船隊目前佔總運力的64%,高於2019年的54%,這賦予了船東更大的定價權,並保持了較高的運價。
2. 地緣政治混亂
紅海的衝突和安全風險迫使船隻繞道好望角,延長了航行時間,收緊了船隻的有效運力。這些中斷增加了短期和定期租船噸位的需求。
3. 戰略載體行為
航空公司正在鎖定長期包機,以確保服務的可靠性,並防範未來的中斷。這種前瞻修理活動對現代節能船舶尤其強勁,使租船費率居高不下。
4. 監管壓力
國際海事組織(IMO)和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 ETS)的環境規則推動了對雙燃料和環保船舶的需求。這種船的有限供應創造了「綠色溢價」,進一步推高了租船價格。
儘管繁榮,德魯裡預測市場調整是不可避免的。該公司預計,2026年全球平均運費將下降16%,而大多數船舶的租船費率可能仍會小幅上漲,之後才會放緩。
隨著新造船投入使用,需求放緩,蘇伊士運河航線重新開放,這種不平衡將會消失。德魯裡指出:「在某個時候,租船的動力將會減弱。」「租船市場不可能永遠無視基本面。」
以上便是本期快遞搜為您分享的全部內容,若您還有任何國際物流方面的服務需求,請諮詢快遞搜專業的國際物流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