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半小時送達,你下單了麼?-快遞搜
10月1日,在重慶市渝北區,一名外賣小哥在辛勤工作。新華社記者 黃 偉攝
外賣員在線下專賣店內取貨,配送即時零售訂單。採訪對象供圖
線下服裝品牌接入即時零售平臺。採訪對象供圖 從網上下單購買一件商品,你希望多久能收到貨?一兩天?即時零售給出的方案是二三十分鐘。 「線上下單、本地供給、即時配送」——當前,各大電商平臺發力布局即時零售業務,以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對購物便捷性、時效性的需求。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發布的《即時零售行業發展報告(2024)》預計,到2030年我國即時零售規模將超過2萬億元,發展前景令人期待。 前置倉保證效率 北京市朝陽區居民鄭先生,前一陣兒體驗到了即時零售的便捷。 「家裡一個小電器的指示燈掉了,我想買個小電焊筆,自己修一下。可不知道周圍哪有賣這種小工具的店鋪。」鄭先生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打開了常用的外賣軟體。沒想到,搜索結果顯示,附近3公裡內,六七家便利店有貨,他立馬下了單。20多分鐘後,外賣員就把電焊筆送來了。 鄭先生在感到便利的同時,也有點好奇:「平時在家附近,並沒有見過這些便利店的招牌和店面,它們都是哪冒出來的?而且,怎麼貨品存量這麼豐富,連電焊筆這種不算常用的商品都買得到?」 事實上,這些只能在線上平臺搜到的「便利店」,正是即時零售得以實現「線上下單、本地供給、即時配送」的關鍵組成部分——即時零售前置倉。 前置倉的一大優勢是商品種類更適宜滿足細分的消費需求。 「我們可以將這些倉理解成面積比較小、只在線上營業的綜合超市。不少倉的儲貨量,能做到和傳統大賣場不相上下,達到1.5萬個SKU(最小存貨單位)。」淘寶閃購零售負責人胡秋根告訴記者,前置倉的商品庫存會儘可能貼近消費者,依託即時配送體系,服務用戶。「前置倉更關注附近用戶的需求,以便有針對性地備貨,有利於解決傳統零售中存在的供需不匹配問題。比如在醫院附近的倉,可能會準備更多的輪椅、紗布等。而在旅遊景點附近的倉,會準備大量的溯溪鞋、登山杖等產品。這樣,當消費者在某個特定場景中,臨時想購買某些商品時,就會發現都能很方便地買得到。」 前置倉模式可以讓商品配送更及時,保證消費者下單後,商品能從最近的倉發貨。 「美團閃購提出『30分鐘萬物到家』的目標,離不開閃電倉密度的不斷提升。」美團研究院即時零售研究員王凱介紹,美團閃購的閃電倉服務範圍主要是3—5公裡範圍內的消費者。截至今年二季度,美團已聯合各類零售商和品牌商在全國建設了超5萬家閃電倉;預計到2027年,閃電倉數量將達到10萬個。 胡秋根介紹,今年以來淘寶閃購的閃電倉供給快速發展,目前已超過5萬家,訂單同比增長超過360%。 連接起本地商家 當前,即時零售正處於快速發展期,規模持續增長。多家電商平臺推出即時零售品牌。去年5月,京東整合原京東小時達、京東到家等業務推出「京東秒送」。今年4月,美團將即時零售品牌升級為「美團閃購」。同期,淘寶上線了「淘寶閃購」。 除了布局即時零售前置倉,這些即時零售平臺還連接起了大量立足本地線下經營的商家。 業內人士指出,即時零售的出現,將傳統電商「以商品為中心」模式轉型為「以服務為中心」,能夠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幫助線下商家發揮優勢,助力本地實體商家增收。《即時零售行業發展報告(2024)》提到,即時零售作為線上線下融合的新業態,將成為擴內需、促消費的重要支撐。 北京順天府超市是一家主要服務本地社區用戶的連鎖超市。北京順天府商貿有限公司運營總監劉濤介紹,超市主營產品是生鮮食品、日用百貨等,主要以便利性和性價比吸引周邊居民。「我們作為傳統零售超市,到店購物的用戶主要是中老年消費者,一直以來對年輕人的吸引力相對較低。」 但自5月接入淘寶閃購以來,劉濤發現,11家門店的日均單量迅速提升,線上成交量連續翻番。「我們特別看重的是,即時零售模式為超市帶來大量90後、00後年輕客群,這對品牌非常重要。」劉濤認為,從長遠來看,布局即時零售十分必要。「年輕消費者喜歡從線上下單。當他們習慣了購買我們的商品,不僅會有穩定的復購,還會吸引他們走過路過時,到線下的超市店面來逛一逛。我們希望藉助線上銷量的增長,為線下消費引流。」 劉濤介紹,目前門店的預包裝商品90%已可以在線下單。鮮奶、飲用水、鮮雞蛋等商品銷量最好,後續線下門店銷售的生鮮、熟食、現場加工食品也會陸續在即時零售平臺上線。 「即時零售能夠幫助眾多大、中、小型實體零售商家和本地實體小店店主,實現數位化轉型,擴大其服務半徑,實現經營提效。」胡秋根說。 拓展品類豐富度 隨著即時零售平臺的發展,消費者能夠買到的商品品類也越來越多樣。 《即時零售行業發展報告(2024)》指出,即時零售品類結構持續優化,逐漸進入全品類。其中,休閒零食、酒水飲料、蔬果生鮮、肉蛋禽奶、糧油副食等是最主要的品類。從增速來看,數碼家電、母嬰用品、美妝、醫藥保健、寵物、鞋服等品類增長迅速。 越來越多品牌願意接入即時零售平臺,這進一步增加了消費者的選擇。 王凱介紹,近年來,美團閃購在增加商品供給豐富度上取得顯著進展。華為、小米、美的、迪卡儂、名創優品等品牌的入駐,帶動了數碼家電、日用百貨等品類銷量的提升。 今年國慶、中秋假期,美團閃購上,白酒、電腦數碼、燕窩禮盒、茶葉等禮贈熱品銷量增長,整體超500個零售品牌實現翻倍增長。數碼產品方面,華為銷量同比增長超4倍;OPPO和榮耀銷量增長近2倍。家用電器方面,格力銷量同比增長超10倍。 「當前的即時零售,已經從一種『應急購物渠道』,發展成為消費者日常化、一站式的購物選擇。」王凱說。 入駐即時零售平臺,為不少品牌帶來了新的盈利增長點。 「過去我們可能會認為,消費者從線上買衣服時,不太急於收貨。但實際上,當很多服裝品牌入駐淘寶閃購後,發現了新的生意增量。」胡秋根舉例說:「有的消費者在出差途中,襯衫灑上了咖啡,需要換洗;或者外出旅遊時突然遇到降雨、降溫,要購買厚外套。這時,消費者會很希望在即時零售平臺下單買衣服,然後馬上收到。慢慢地,這種觀念也會成為消費常態。」 例如,今年國慶、中秋假期的前3天,淘寶閃購上送往酒店民宿的零售訂單同比增長了近1.5倍。「這體現了一種新的旅行消費趨勢。消費者可以到達旅行目的地後,再通過即時零售模式購買所需用品,告別大包小裹出遊,讓旅途更輕鬆。」胡秋根說。 綾致時裝品牌入駐淘寶閃購後,就根據用戶需求的場景調整了門店布局和商品。「綾致最初上線淘寶閃購的,更多是在生活區的門店。但後來,我們發現很多即時零售訂單是要送到辦公樓、商務酒店的,大部分用戶反饋是出差期間沒帶夠或弄髒了衣服。於是我們接入了更多位於商業區的門店,推動了產品銷量的增長。」綾致時裝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業內人士認為,品牌可以通過與即時零售平臺的合作,更精準地了解用戶需求和市場動態,有針對性地實施營銷策略;進而為消費者提供個性化服務,增強消費者黏性,實現品牌與即時零售平臺的雙贏。 访问:1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