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編輯這篇稿的時候,編者查閱了1993年、1994年的《特區證券報》(本報前身),當時《特區證券報》的頭版經常出現股份公司成立的報導,資本市場顯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如今,不說成立新的股份公司,反而是越來越多的股份公司淡出公眾視線,就是曾經廣被看好的海南機場股份有限公司也走到了破產的邊緣。滬深兩市在恢復新股IPO後,海南今後應如何發展自己的資本市場,希望能引起海南有關方面的關注。
當美蘭機場和鳳凰機場都脫離自己的母體後,機場股份實際已是一個空殼。
我國民用機場建設項目中首家股份制企業——海南機場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機場股份)將在優先保障股東權益的前提下實施破產清算。
該公司曾與海南高速、南山電力一起作為1993年海南以股份制形式成立的三家主營基礎設施的企業之一,高調亮相。13年之後,海南高速早已上市;南山電力也被中國的能源巨頭華能集團重組,連續多年業績良好;只有機場股份走到了破產的邊緣。
進入第二階段重組
2006年8月18日,機場股份召開了2006年第一次股東大會。本屆股東大會距上次召開(2004年)已有兩年之久。按照機場股份董事長李先華的解釋,機場股份的第二階段重組在諸多方面存在障礙,2005年未得到推進,因此一直未召開股東大會。《證券導報》「財經記者」從機場股份2006年第一次股東大會的會議材料了解到,機場股份第二階段重組的思路為,在優先保障公司股東權益的前提下實施破產清算。將公司持有的鳳凰機場32%股權的一部份(3.29億股)拿出,由公司的股東按比例兌換,剩餘部分(1.2億股)鳳凰機場股權拍賣所得和海南省政府拿出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轉贈海南省的6000萬股海口美蘭國際機場有限公司股權一同抵償公司的債權人。這也是該公司債務重組思路的延續。2005年該公司就確定解決債務問題的大致思路,將機場股份股東股份轉換為鳳凰機場股份,使每一個股東得到應有的份額,並在此基礎上順利地完成機場股份破產。機場股份董事長李先華表示,此前這一思路在海南省國資委方面有著很多的異議,但目前海南省國資委已原則同意,細節未定。而他希望將公司持有的鳳凰機場32%股權全部歸股東所有。
據機場股份2005年度財務工作報告顯示,截止2005年12月31日機場股份資產總額6.39億元,同比增長2.18%。其中:流動資產總額1.49億元;長期投資4.49億元;固定資產總額0.042億元。而本年度公司無主營業務收入,其全資附屬企業及持股子公司除鳳凰機場盈利外,其他子公司已全部歇業。公司債務負擔依然沉重,經營性負債以外,有明確債權人的融資性負債(包括由於擔保、訴訟等方式可能形成的或有負債)還有9.03億元,已嚴重的資不抵債。
從註冊資本10億到「空殼」
1993年,海南機場股份有限公司在原海南鳳凰機場總公司的基礎上,由海南省人民政府(海南鳳凰機場總公司為代表)、三亞市人民政府(三亞市城鄉建設土地開發總公司為代表)、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公司、海南光大國際投資總公司、海南和平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東北國際投資開發集團海南分公司、海南賽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發起,經海南省證券委員會批准成立。公司為定向募集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10億元整,欲募集總股本10億股,按每股1.5元溢價發行,實際募集總股本9.5億股,其中發起法人股6.8億股,其他法人股2.52億股內部職工股1778萬股。
機場股份原本有兩家控股子公司,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分別是位於海口的美蘭機場和位於三亞的鳳凰機場。海南作為旅遊目的地,每年大量的客流量讓這兩家機場的發展被普遍看好。但1998年,美蘭機場因註冊資本不到位於當年11月17日被海南省工商局吊銷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後海航集團將其接手,如今美蘭機場作為海航集團的控股子公司已在香港上市。
鳳凰機場現今實際也被海航集團納入旗下。
由於機場股份管理不善和經營業績欠佳,公司內部及公司與投資者(股東和債權人)之間矛盾激化,未能按照法律要求正常召開董事會和股東會數年。2002年5月27日,海南金城國有資產經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根據海南省國資委第5次會議關於同意委託運營機場股份國有股權的決議,以及《海南經濟特區國有資產條例》的有關規定,與海航集團有限公司籤訂《委託運營合同》,委託海航集團有限公司作為機場股份的國有股權代表,運營其持有的機場股份國有股權。委託運營時間為2002年5月28日至2004年5月28日。而目前的狀況是:海南省國資委口頭委託。
2003年9月海航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航集團)與深圳市金信安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信安)籤訂了《債權轉讓合同》,合同約定金信安從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購買機場股份的債權,並將其合法受讓的機場股份債權和股權轉讓給海航集團。據2004年3月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判決,將機場股份持有鳳凰機場的13.40億股的股權按每股0.45元的價格用以抵償所欠海航集團的債務。至此,機場股份對鳳凰機場持股比例自99%減至32%,海航集團控制了鳳凰機場。
另據了解,鳳凰機場原是機場股份控股子公司(99%),股本20億股,因債務因素,鳳凰機場凍結了機場股份持有鳳凰機場99%的股權(子公司凍結母公司)。2004年3月底海南高院和海口中院解凍了13.4億股(67%),過戶給前來重組鳳凰機場公司的海航集團後,機場股份仍持有6.4億股(32%)的股權仍一直被海口中院凍結著。
當美蘭機場和鳳凰機場都脫離自己的母體後,機場股份實際已是一個空殼。
股東的質疑與困惑
記者注意到,重組思路雖傾向於股東,但只剩一個「空殼」的機場股份依舊讓股東們困惑。機場股份2006年股東大會的會議現場只有寥寥的10多個股東代表,且對其第二次重組提出了質疑。按公司法規定,公司清償公司債務後,股東才能按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剩餘財產。而機場股份如何優先股東,6000萬股海口美蘭國際機場有限公司股權怎能抵償龐大的債務?在8月18日股東大會現場有股東對此提出了疑問。
機場股份董事長李先華表示,目前已有一套方案可以讓股東們得到鳳凰機場32%股權。此外李也透露,目前已和一些債權人有過接觸,債務打折的空間很大,且海航集團已經放棄其擁有的債權。據了解,機場股份持有6.4億股(32%)的鳳凰機場股權將於明年2月解凍。而機場股份債務糾紛眾多,債權人都盯著機場股份這唯一的肉。2004年4月12日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平房區人民法院就重複凍結了(海口中院凍結在先)公司持有的6.4億股(32%)鳳凰機場股權。而2005年鳳凰機場首次盈利,淨利潤1716.06萬元。怎樣來保護這唯一的可盈利資產?據李先華透露,目前已和海南省國資委商討出一套方案來保護這一資產,但具體如何操作還不宜公布。
股東更為關心的是32%的股權又如何分配?李先華在會上說,按一般的做法,個人兌換的比例會比法人高點,但具體的未定。他同時表示清算破產會提交股東大會通過。
李先華還透露,第二階段重組應該會在兩會後啟動,力爭明年6月把事情解決。會上李還多次向股東們承諾一定會優先保障股東們的利益。但記者在現場看到,股東們更多的是質疑。
海南一業內人士向《證券導報》「財經海南」記者表示,機場股份的破產對海航集團來說是甩掉了一個包袱,但該公司破產可能會讓投資者感到驚訝,機場股份是基礎設施建設公司,許多投資者當年認為該公司不會破產並能很好的發展,所以紛紛購買該公司股票,而股份公司正是靠股民的錢發展起來的,破產按《公司法》來說是不會有問題的,但股民心理難以接受。另外,機場股份若破產對海南的整個資本市場十分不利,該公司當初在非上市股份公司中也是蠻大的,也是有質量的,這麼一個被看好的公司這樣衰敗,外界會認為海南的資本市場比較薄弱。